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中国视野>>> 环保
林歌的故事
本刊记者 吕翎 · 时间: 2009-12-25 · 来源:北京周报网

 

绿色的蔓藤延伸环绕成五线谱的音符,这个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符号,是北京大学环保团队“林歌”的标志。

“北大林歌”环保团队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学生组成,是北京大学可持续校园建设中鼓励学生开展环保创新工作的组成部分。团队成立的初衷,用两位创始人孙童和范敬怡--他们也是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学生--的话来说,就是“要用我们环保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指导学生们的生活”。

 

“林歌”:植物大战垃圾

 

2009年9月,适逢“全球气候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委托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举办了一场首都高校“达成协议”万人签名活动。孙童和范敬怡作为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的成员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第一次合作。

10月,“北大林歌”环保团队在两人的协作和数十位高校志愿者与指导教师的共同策划下诞生了。“林歌”这个富有诗意而浪漫的名称来自于范敬怡一次灵感闪现。“现在很多环保组织或者团队都偏爱冠以‘绿**”的名称,而我也曾为构建一个与众不同的“绿**”而绞尽脑汁。”范敬怡说,“结果在一次听歌的时候,‘林歌’这个名字忽然就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林哥”项目是一套立足高校的系统性、可循环的“废品回收—植树造林”方案。项目以学生宿舍为单位,通过建立个人绿色账户,激励大学生开展日常生活的废品回收,并建立“绿色基金”,将回收费用所得用于植树减排工作,旨在逐步形成校园“生态社区”,为北京大学可持续发展校园的建设贡献力量。

范敬怡说:“林歌是一个草根的环保团队,我们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作为学生,我们很难在技术上实现减少碳排放,而我们能做到的最简单的事就是通过植树来增加碳汇。”(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1   2   3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