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中国视野>>> 时政·法律
青岛:啤酒之城
· 时间: 2009-09-22 · 本刊记者 李丽

 

青岛是位于胶东半岛的一道风景线,是一个浸泡在两种泡沫之中的沿海城市——一种泡沫代表汹涌澎湃的“浪花”,另一种则代表盛开于觥筹之间的“啤酒之花”。这两种泡沫都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青岛啤酒原本是为驻扎在此的德国驻军酿造的。由德国侨民于1903年创建的青岛啤酒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厂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建厂百年一直未间断生产的啤酒厂。

悠久的啤酒生产历史使青岛成为国内人均啤酒消费第一大市。据统计,青岛市2007年的人均啤酒消费量为150升,约为全国人均啤酒消费量的5倍。在这里,人们喝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青岛啤酒——这一当地人引以为傲的品牌。炎炎夏日里,青岛人习惯下班路上在街边啤酒店买上啤酒,用塑料袋拎回家享用;而当地人最爱的消夏晚餐,往往只是啤酒和炒海鲜。

来到青岛旅游的啤酒爱好者绝不会错过他们心中的“圣地”——在啤酒厂原址上修建的青岛啤酒博物馆。奇妙的醒酒屋让不喝啤酒的人也能体会到头晕目眩的感觉。游客既可以看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在1995年“退休”之前带动搅拌机运转了90多年西门子电机;也可以看到啤酒厂发展历程的海报、广告、商标和青岛啤酒获得的奖项。由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推出的啤酒博物馆,展示了啤酒酿造严格的质量标准,这其中就包括该厂于1964年编纂的、后经当时的轻工部向整个啤酒酿造行业推广的生产程序手册。

当被问及公开青岛啤酒的生产过程是否会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时,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管理总部高级经理赵文元说,青岛啤酒的秘方是纯正的德国啤酒酵母。公司将建厂之初从德国引进的第一代酵母保留至今,并坚持使用从加拿大、澳大利亚进口的高品质麦芽。赵经理说,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有大面积种植麦芽的传统,保证把同批次的麦芽发酵成相同的味道,这是酿造高品质啤酒必不可少的因素。

更重要的是,德国创始人的严谨的工作态度一直在公司延续至今。目前,青岛啤酒集团在国内拥有53个啤酒厂、3万名员工;2007年,在啤酒酿酒业排名世界第八。公司将啤酒的质量而非销量定为最高准则。在集团内的各啤酒厂使用的都是相同的材料、设备和生产程序,以确保在各地生产出的青岛牌啤酒都是相同的口味。

作为啤酒之旅的一部分,游客在参观啤酒厂时还可以透过玻璃窗观看啤酒生产的全过程。登州路上这家啤酒厂的生产量是每天一千吨。对于大多数的游客来说,最令人激动的是能够在博物馆免费品尝最新鲜的啤酒。

“很高兴来到这里参观。我很早就听说过青岛啤酒。那时候普通老百姓根本就喝不上。”正在品尝啤酒的游客梁建亮对记者说。来自江苏无锡的石油工人梁建亮说因为自己有糖尿病,很遗憾不能喝完杯中的酒,但已在啤酒博物馆购买了六瓶啤酒作为纪念品送给亲朋好友。

中国百姓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国内近年来的啤酒销量。2009年上半年,国内啤酒产量比去年同期的20.5万千升增长了6%,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啤酒生产和销售的八冠王。对于青岛啤酒厂这个国内第二大啤酒生产企业来说,同样值得高兴的是,2009年上半年的啤酒销量已经超过了300万千升,同比增长了12.6%。

在香港工作的外籍飞行员克莱夫·查普曼是第一次携妻子来青岛旅游。他说,自己知道青岛这个城市就是因为青岛啤酒,“大多数在香港的西方人都喝青岛啤酒,我也不例外。能够在啤酒博物馆里了解到啤酒厂在中国的发展史,感觉很有意思。”

此行唯一令他感到遗憾的就是在到达前几天,青岛国际啤酒节刚刚落幕。为期两周的青岛国际啤酒节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啤酒节,自1991年起于每年八月的第二个周末开幕。今年的第19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吸引了370万名游客,啤酒消费量达1065吨。

像克莱夫·查普曼一样错过了啤酒节的啤酒爱好者可以到啤酒博物馆所在的登州路啤酒一条街弥补遗憾。青岛市政府把这条1公里长的街道定义为“永不落幕的啤酒节” ——船帆形的白色帐篷将大大小小的60个户外酒吧和啤酒店全部覆盖其中。这里销售的都是当天生产、全青岛最新鲜的啤酒。

王坤是啤酒街上一家酒吧的外场经理,他对记者说:“酒吧每天平均卖出800升啤酒。我们每天都会在打烊前把当天进的酒卖完。”

下午时分是啤酒街的淡季。人们在品尝从街对面的青啤酿造厂运来的新鲜啤酒时,也可以欣赏周围充满浓郁欧洲风情的建筑。德国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在青岛建造了许多哥特式的建筑;啤酒街则给游客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青岛历史的机会。

夜色中的啤酒街与白天相比更加热闹。人们在烧烤店里喝着啤酒、吃着海鲜;部分餐馆还提供户外音乐表演。这里传出的高谈阔论、欢声笑语和动人音乐,远远的就可以听到。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