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中国视野>>> 时政·法律
秦淮河:桨声灯影今又在
· 时间: 2009-09-17 · 本刊记者 徐蓓

 

城市与河流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上的著名城市,总少不了一条著名的河流与之相伴。被南京人视为母亲河的秦淮河,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静静地记录了南京这个六朝古都几度繁荣与凋敝的故事,也见证了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这座城市居民生活的变迁。

 

千年文化积淀

秦淮河流经南京的城南和南郊,全长110公里,流域面积2631平方公里。河水在南京通济门外分为两支:一支为“内秦淮”,从东水关入城,经夫子庙、镇淮桥出西水关,长约5公里;另一支为“外秦淮”,也就是明代南京城的护城河,绕经南京城的东、南、西三面,在水西门附近与内秦淮汇合。在下关区三叉河附近,秦淮河流入长江。

据历史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秦淮河两岸就逐渐形成了南京地区最早的原始村落和城邑。自六朝时期(公元3世纪初-6世纪末)至五代十国(907-960),随着朝代的更替,南京先后经历了几度繁荣和凋敝的循环交替。

在历史上,南京曾经十一次定都。六朝时期,夫子庙地区已相当繁华,乌衣巷、朱雀街、桃叶渡等处,都是当时高门大族所居。在明代(1368-1644),夫子庙作为国子监科举考场,考生云集;这里还集中了许多服务行业,有酒楼、茶馆、小吃,青楼妓院也应运而生。人们所熟知的诗句“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画船萧鼓,昼夜不绝”,描写的就是当时秦淮河上的繁华景象。

然而,近代以来,由于陆路交通的发达,水运开始衰落,南京城的发展对于秦淮河的依赖逐渐减小,加之清末民国时期(约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京城城市规模扩大,秦淮河两岸居民越来越多,生活垃圾堵塞住了河道,接连的战争使得政府根本无暇治理,秦淮河一度成为南京发展的阻碍。

 

粗放型经济模式下成为“牺牲品”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这句关于秦淮河的顺口溜曾一度在民间流传,它很形象地描述了秦淮河在上个世纪后五十年里的变化。

“小时候,秦淮河的水还是很清澈的。每当我上学路过中华门一带的秦淮河时,总能看见有人在河边洗衣服。暑假最热的那会儿,我们还常常去游泳。不过,好像从70年代起,秦淮河的水质就开始变差了。到我女儿出生之后,每当我们路过秦淮河,都得捂着鼻子快步通过。”五十岁的陈桦对记者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开始走向大规模工业化道路,大量技术手段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在南京的老城区“落户”。南京市人民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1983年前后,5公里长的内秦淮河沿岸有大小工厂220多家,外秦淮河沿岸则有70多家。这些工厂产生的污水多数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秦淮河,使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那时,在对工业化的盲目追求中,河流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被最大限度地忽视了,”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晓虹博士说。

河流的污染让沿河的居民叫苦不迭。“河水越来越脏、越来越臭,大夏天的,我们都不敢开临河这面的窗户。都十月份了,家里还得点蚊香,不点苍蝇蚊子就往家里直钻!那个时候唯一的希望就是快点拆迁,早日离开这里。”家住中华门钓鱼台32号的老人刘永柱回忆说。

 

治理难题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市政府启动了一系列对于秦淮河的治理工程,但在1980年之前,这些治理工程主要是针对防洪、泄洪、排涝以及航运的,而“治污”并未被提上议事日程。

对此,周晓虹博士分析说:“这样的治理是由1980年前中国城市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的。1949年之后,中国城市从消费型城市向生产型城市转化,加之自来水等公共设施的普及,居民对于河流的依赖越来越低,这导致1980年前对河流疏浚的重视远远大于对污染的治理。另外,国家处于工业化扩张时期,对河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常常是捉襟见肘。”南京市环境保护局资料显示,1980年前三次对于秦淮河治理的总经费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

80年代以来,“治污”在秦淮河治理工程中逐步成为重点。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在1980年初的治理规划中,秦淮河综合治理的目标是“死水变活、污水变清、暴雨不淹、河中行舟”。而形成“死水变活”的关键则是通过饮水补水工程,形成长江、玄武湖和内秦淮河生态用水的循环系统。对于这样的变化,周晓虹博士评价道:“1980年后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城市的发展带来活力,消费不再被视为奢靡腐朽的标志,包括旅游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兴起,客观上对改善秦淮河污染状况,建设‘秦淮风光带’提出了要求。另外,此后中国经济的逐渐发展,也为大规模治理秦淮河提供了可能。”

90年代后期以来,秦淮河的污染问题和治理进程受到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2年1月8日,南京大学包浩生教授与南京大学10多位院士、教授联名向市政府建议:加快规划、建设秦淮河风光带,发展秦淮河(全线)旅游。许多南京市民也通过市长信箱、"两会"提案等多种形式,为治理秦淮河建言献策。2003年8月,30名志愿者从秦淮河源头东庐山出发,沿河岸行走100多公里到达三汊河入江口,总共历时8天。志愿者们不但调查了秦淮河两岸的环境现状,河流被污染的程度,而且沿途进行环保理念的宣传,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

 

公共项目市场化运作成典范

秦淮河的多次治理终于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08年11月7日结束的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中,南京因秦淮河环境综合治理,获得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颁发的联合国人居最高奖——人居奖特别荣誉奖。

联合国人居环境署执行主任安娜·迪蒂贝琼(Anna Tibaijuka)在2008年经实地考察秦淮河之后表示:“秦淮河环境改善是政府财力、公共资源成功用于环境治理的榜样。”作为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作的成功尝试,秦淮河治理工程为深化城市建设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南京市建委主任陆平贵介绍说:“按传统思路,水环境治理等公益性项目应由政府出资建设,但依靠现有地方财力和管理模式难以支撑秦淮河整治工程的投资和建设。为此,南京市通过深化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创新,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探索出一条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径。”

据介绍,自2002年起,治理秦淮河的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融资方式获得的。项目实行法人责任制,由南京市城建集团组建的秦淮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为主体,承担整治项目的融资、建设、管理及运营。此举开拓了城市公共项目建设的新模式,使政府部门从繁杂的工程建设事务中解脱出来,降低了建设成本和管理费用,提高了工程效率。而项目公司在市场化运作中,利用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和特许经营权,搭建起融资平台,并通过项目建设的公开招投标,加强了工程管理和质量,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十年前,要是听说有人去夫子庙游玩坐了秦淮河上的游船,我会嘲笑他傻,花钱在臭水沟上坐船。现在,朋友要是来南京玩,我会首先推荐他去乘坐一下秦淮河上的画舫,感受一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秦淮河在变,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也在变,虽然经历曲折,但是在越变越好。” 陈桦说。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