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中国视野>>> 时政·法律
驶向深蓝:人民海军走向远洋9个惊心动魄瞬间
· 时间: 2009-04-23 ·

 

刘光悠:亲历人民海军军舰首次远航南极

J121船

1984年11月20日,人民海军J121船携载直升机和308名官兵远征南极。

这是一次挑战之旅。J121船要在一个多月内横渡浩瀚的太平洋,穿越93个纬度,跨过180个经度,往返航程23000多海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周还多。

为了让远航南极任务顺利完成,海军挑选了70名有着丰富远洋经验的军官随J121船执行任务。时任234潜艇艇长的刘光悠,就是其中一员。

刘光悠介绍说,J121船出发不久就遭遇了一次强台风。紧接着又进入了大西洋的西风带海域,情况更糟。西风带海域辽阔,跨越20个纬度,西风环流不受任何阻挡地漂转,海上风力猛,浪高长达10米以上。

刘光悠说,一万多吨的J121船就像一片树叶,一会被推上波峰,一会被抛进浪谷,虽然不少官兵都晕船呕吐,但官兵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坚守岗位,战风斗浪5昼夜,顺利驶离西风带。

12月18日,J121船驶进阿根廷的乌斯怀亚港。这是人民海军舰艇第一次抵达南美大陆。刘光悠说:“在阿根廷补给休整的5天时间里,我们就像置身于友谊的海洋中。”

当得知J121船连续航行26天,航程近万海里,并成功闯过西风带时,阿根廷乌斯怀亚海军基地司令爱德华由衷佩服:“了不起,真了不起!”

12月23日,J121船启航向德雷克海峡挺进。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合恩角与南极半岛之间,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由于受南极风暴的影响,海峡终年狂风不断,是进入南极的最后一道难关。当地人把它称作“阴阳关”和“航海家的坟墓”,这里漂浮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浮冰,虽然J121船是万吨巨轮,但由于没有破冰能力,一旦与冰山相撞,也只是以卵击石,难免船毁人亡。

J121船降低航速,在船艏和驾驶室两侧都加派了瞭望更,导航雷达和声纳开始全时工作。在指挥员的果断指挥下,J121船顺利度过海峡,驶抵南极大陆。

南极是世界风暴最频繁,风力最猛烈的地区,素有“风极”之称。科考队在南极的60多天里,就遇到47天6级以上大风,其中10级以上大风达13次之多。

“我们必须抢在大海封冻前完成‘长城站’的所有施工建设。”刘光悠介绍说:“每天参与施工的海军官兵身上都结了一层冰壳,冻得嘴唇发紫,打满血泡的手连筷子也握不住。”

为了吊运物资,海军舰载机一次次突破飞行“界限”,创造了我国飞行史上的奇迹。

一次,在乔治王岛建站的100多名官兵被困在岛上。舰载机飞行员于志刚和刘力伟等主动请战,驾驶直升机迎着9级大风,越过冰山、绕过云团,连续飞了3个架次,终于把人员安全接到船上。

为了采集南极海底标本,J121船潜水长刘宝珠冒着生命危险,潜入56米深的海底,填补了我国南极海底考察的空白,并开拓了我国潜水事业的新领域。

在海军官兵和考察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南极的第一个科学考察基地--“长城站”顺利竣工。1985年2月27日,完成建站工作的海军官兵告别南极,踏上返航的征程。

在142天的征程中,人民海军为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立下卓了越功勋,同时创造了人民海军舰艇远航的新纪录。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