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地点无锡灵山的两尊大佛 |

通高88米的灵山大佛 |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会场灵山梵宫 |

这是开幕式现场 |

梵宫内景 |
钟茂森博士在“佛教与科学”分论坛上发言
|
参加论坛开幕式的与会代表进入灵山梵宫 |
“千僧过堂” |
在佛教传入江苏无锡1700多年后的2009年3月28日上午,3位德高望重的长老等主礼嘉宾从荷花仙子手中接过净瓶,将甘露洒在象征佛教文化与“和谐”主题的莲花花蕾上。由此,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正式拉开帷幕。
这3位长老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星云法师、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他们与来自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与社会各界代表约2000人一同出席论坛。
本届论坛开幕在无锡,闭幕则在海峡对岸的台北。30日,与会代表通过直航包机在两岸间“转场”。这是首次以民间形式跨两岸共同举办的大型国际性宗教多边大会,既显露了两岸关系正在走向和平发展前景的新气象,也示现了“和”的义理与精神。
“两岸要来往,你来我往,我来你往,互相往来多了,谁来谁往就搞不清楚了,那便统一了。”来自台湾的星云长老以特有的“禅语”口吻说道。这位倡议设立世界佛教论坛的高僧之一,70年前,正是在江苏省剃度出家的。
众缘和合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被认为“把几个凝练佛教智慧与东方神韵的理念融于一体”。
“佛教最根本的一个理论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众缘和合了以后,才会这样的。”北京大学宗教研究名家楼宇烈教授说。
佛教讲“缘起”,指的是倚仗诸“因”诸“缘”之间必然的相互作用,就好像倚仗燃料、热量和氧气等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火一样,有了“因”才有“果”,而人的任何行为都有其道德上的结果,这些结果谁也无法逃脱。“缘起法说明了世界万物都是一个共生的关系,所以不可能是脱离了其它的事物自己孤立地就能够发展。”楼教授同时也指出,“佛教中所谓的‘因果报应’,并非让人屈服于前世的安排,而是主张今生的命运要由自己掌握。”
事实上,无论佛教,还是儒家、道家,“和”都是中国文化一个共性的东西,“我们现在强调的就是要把世界的各个方面的一种因缘,全都聚集起来,来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楼教授认为,“和”还包含了兼容并包,共生共存,相继相承,达到一种平衡的和谐。
“和谐的社会与世界是人类安全与快乐生活的基本条件,因此有智慧和慈悲心的人无不努力促进社会与世界的和谐。”台湾中台禅寺开山方丈惟觉长老表示,凡事要成就必须因缘具足,因此要和谐世界就要了解成就此一结果的种种因缘,及促成此众缘和合的方法。
在他看来,首届论坛的主题--“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和谐”是世界拨乱兴治的目标,“‘从心开始’正是我们具体实践目标的基本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