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中国视野>>> 社会
侯国强:“我在国外是nobody”
· 时间: 2009-03-10 · 本刊记者 冯建华

 

200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取得MBA学位后, 侯国强毫不犹豫选择了回国。现年41岁的侯国强说,他出国从没想过要留在国外发展,因为他此前已在瑞士工作过一年,那段经历让他明白,中国才是他的人生舞台。

海外的留学经历,给侯国强的事业发展增添了国际视野和专业精神。如今,侯国强已成为中国海油大厦管理分公司的总经理。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这个由侯国强领军的小型物业管理公司,已在同行业内声名鹊起。

“我做的虽然是不起眼的物业公司,但是我参照的都是世界一流公司的管理案例,力求每个细节达到国际化水平。”侯国强表示。

侯国强的公司,原本是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提供物业服务的市场化机构。两年下来,侯国强不仅让公司实现了盈利,而且迅速扩大了公司业务。如今,侯国强接管的大楼,已从1幢扩大到了5幢。

“在海外留学人才云集的中海油,我是剑桥第一人,至今也是唯一的一个。”侯国强不无自豪地表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剑桥中国校友会的副秘书长。

作为公司的总经理,深谙西方商业管理经验的侯国强,可谓是找到了施展身手的广阔舞台。

“我要做的是把西方的专业精神和中国文化想结合。” 侯国强表示。不过他又特别补充说,“这种理念要与现实对接是比较难的。”

侯国强出生在中部山西省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大学念的是地质学。由于英文较好,大学毕业后他被招入国际化很强的中海油公司。

“英语好,让我多得到很多机会。” 侯国强说,工作期间,他不仅能直接接待海外重要客户,而且经常为公司高层做翻译工作。

1994年-1995年,侯国强前往瑞士一家石油公司工作。 期间,侯国强工作非常辛苦,但他很快发现,任凭自己多么努力,由于文化背景差异和人脉关系欠缺,他要想进入外方核心层是非常困难的。这段经历让他坚定了回国发展的念头。

“我在国外是nobody,回到国内,至少也是个somebody。” 侯国强笑着说。

从瑞士回国后,侯国强干过很多工作--科研、下海经商、管理咨询、企业管理等。

2004年,侯国强辞职带着妻子、女儿前往英国自费留学。在剑桥的一年时间里,侯国强学习非常辛苦,这让他收获了很多,用他的话来来说,就是“培养了专业素质,懂得了专业规范,提高了实战能力。”

除了学业的收获外,侯国强说,在剑桥的两件小事让他记忆特别深刻,甚至从此改变了他的价值观。

进入剑桥后不久,侯国强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在剑桥校园内摆个小书摊,非常敬业,从不把自己的工作当成小事,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最便宜而又最受欢迎的图书。正是有着这样的工作心态,这个人后来成了一个大书商。

还有一件事,有一次侯国强随同妻子去参加所住小区的一个活动,其中有个环节是所到的每位妇女介绍丈夫的工作情况,期间,有位妇女站起来,特别自豪地介绍说,自己的丈夫是一名保洁工。

“这件事对我的刺激很大,因为放在一般的中国人身上,是羞于启口的,至少是有些自卑的,可那位妇女却完全不是这样,这让我真正明白了任何工作没有大小之分,有的只是态度差异。” 侯国强说。

侯国强认为,在剑桥经历的这两件小事,让他放下了原有的身段,意识到从小事做起,不仅能获得别人的尊敬,同时也能成就自己。这种观念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侯国强后来进入不起眼的物业管理行业。

从剑桥归来,侯国强重新回到中海油公司。但他的“志向”并不在石油业务领域,而是企业管理。

随着业务的迅速扩张,中海油已挤身世界500强之列。可是,它的物业管理服务却跟不上公司的发展。于是侯国强通过游说公司领导,组建了一个市场化的物业管理公司。

侯国强说,通过在海外学习,他要让物业公司在每个细节尽量做到标准化。他介绍说,一个客户如今接受他公司的服务,总共有163个流程,具体到每个细节,都有标准,例如给客户倒茶,茶水的量是多少,茶碗怎么放,怎样续水,等等这些具体的事情都有严格的规定。

在公司力求专业化运作的同时,侯国强还特别强调企业文化的建设。如今,在这个只有一百多人的公司,已组建了舞蹈队、合唱队等十几个文化组织,每到节假日,公司都会精心安排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通过专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侯国强让公司的每位员工找到了归属感,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在全力推动公司的发展。2007年,侯国强公司管理的大厦,获得北京市优秀大厦评比第一名。2008年,在全国物业大厦比赛中,侯国强的公司再次获得北京赛区的第一名。

对于自己的成功,侯国强说,他有的只是“踏实做事的精神”,不再那么浮躁,同时有一个好的心态,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把“海归”当成“土豆”。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