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世界第32位上升到第3位.两艘集装箱货轮在天津港集装箱码头装载货物。
从10月27日起,国家统计局每个工作日发布一篇系列报告,内容是过去3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报告共16个。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说,这些系列报告分的很细,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这是中国政府部门第一次这样系统的总结过去的发展成就。
经济总量由第十位上升到第四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已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6.0%。3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的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4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报告内容显示,1979年至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8%,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3.0%的速度。
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中国2007年GDP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德国的99.5%,分别比1978年提高了17.2、59.7和78.9个百分点。
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不断提高,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2360美元。国家统计局报告说,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国家财力的迅速增加。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仅1132亿元,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了51322亿元,是1978年的45倍。
李晓超说,国家经济总量的提升和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进出口贸易总额由世界第32位上升到第3位
对外贸易是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方式和渠道,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猛增到2007年的21737亿美元,增长了104倍,其中出口总额从98亿美元增加到12178亿美元,增长了123倍;进口总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9560亿美元,增长了87倍。
报告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由改革开放初期位居第32位,提升到了2004年的第3位,并一直保持到现在。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到1%提高到2007年的近8%。
报告显示,1978年到1993年,除少数年份进出口贸易有小规模顺差外,多数年份均为逆差。1994年以后,中国进出口贸易开始保持顺差,且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中国外汇储备从1978年仅有的1.67亿美元迅速扩大到1.5万亿美元。中国从一个外汇捉襟见肘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尹中立说,进出口贸易地位的提升以及外汇储备的增加,主要是因为中国在改革开放时确立了正确的开放政策,那就是以加工贸易为主,这使得中国迅速成为了“世界工厂”,中国人在为全世界的人制造生活用品。
尹中立说,这种“世界工厂”利润其实大多被外商赚走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世界工厂”的地位,使得中国进出口贸易中顺差大量增加,进而聚集了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才使得中国在目前的金融危机中能够自信的应对。
尹中立说,目前中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如提高出口退税等,以扶持进出口贸易,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出口回落,相信在未来时期中国进出口贸易还会保持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