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中国视野>>> 环保
治理水污染:一场“持久战”
吕 翎 · 时间: 2008-06-05 · 本刊记者 冯建华

2007年5月31日,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南泉水源厂的工作人员在取水口附近水域打捞蓝藻。经过一年的治理,08年4月,太湖再次出现蓝藻污染.(韩瑜庆)

中国环保部高层官员认为,2030年前,中国水环境将面临新一轮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压力,成为能否遏制中国水环境质量恶化的关键时期。

在经历了去年5月蓝藻污染大爆发之后,位于南方江苏省境内的太湖今年再次遭遇蓝藻袭击,直接影响到沿河流域成百上千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据中国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长林泽新透露,4月初,太湖西部和南部已经发现了大面积蓝藻,比去年蓝藻出现的时间还提前了一个月。而有专家预测,2008年夏季太湖仍会有规模较大的蓝藻水华暴发,强度和频率不会比去年低。

太湖流域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资料显示,太湖流域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0%,其中,尤以乡镇企业的发展更为迅速。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太湖水质20年下降了两个等级,现总体处于劣4类至劣5类状况。

1998年12月,中国国务院发起了太湖水污染治理“零点行动”。至今,投资过百亿元,但收效甚微。

“这反映出上级政府对太湖治污的部署,具体到乡镇、到企业还没有真正落实,还没有变成全民的自觉行为。”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说。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河流实施的是分段属地管理制度,导致河流污染治理的权责不明。

林泽新坦承,太湖治污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场持久战。太湖目前水质已“中度富营养化”,这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生态后果。即使努力控源治理,也可能延续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为了控制太湖蓝藻的危害后果,江苏省政府已启动应急预案,确保蓝藻暴发不演化成水危机,确保饮用水安全。

太湖治理,是中国水污染防治的缩影。

 

现状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水资源消费国,但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据估计,中国600多个城市大约三分之二都有缺水的问题,其中100多个城市属于“严重”缺水。

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当前,中国水污染相当普遍,水污染治理仍然滞后,大江大河已经不堪重负。周生贤认为,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仍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还没有明显降下来,全国水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污染状况相当普遍,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工业点源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农业与农村面源污染相互叠加,构成复合型污染;水环境安全存在隐患,全国2万多家化工企业中,位于长江沿岸的有近万家,黄河沿岸的近3800家;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水生态遭到破坏,一些地方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生态警戒线。

世界银行的一项测算表明,中国每年水和空气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当年GDP的8%左右,环境污染使中国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

 

目标

由于工业污染导致水质下降,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恶化。在2007年10月召开的“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上,中国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透露,中国将投入2565亿元人民币(约合342亿美元)加大对海河、淮河、辽河、黄河中上游等11个流域的水污染防治。

王金南介绍说,重点防治流域涉及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的23个,总面积约275万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8128.7亿立方米,总人口约7.88亿。重点治理工程被确定三类,分别为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和区域污染防治工程。如果再考虑到治理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所需的费用,这11条河流的水污染治理资金总需求将高达4000到4500亿元。

据统计,2006年,中国政府制定的水污染治理预算约占全年GDP总值(20万亿元)的2%。根据中国国务院印发的一份白皮书显示,从1996到2004年,中国在污染控制方面的投入累计9520亿元,仅占同期GDP总量的1%。

周生贤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河流污染防治工作,首先要明确目标。从长远来看,就是要恢复河流山青水秀的自然面貌,维护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确保全流域江河安澜。

近期目标是到2008年年底前,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指标达标率达到100%。2010年年底前,跨省界断面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达到规划目标要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主要水污染物COD排放总量比2005年削减10%以上,水环境监管及水污染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增强。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1   2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