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中国视野
揭密南海Ⅰ号缘何“无价”
吕 翎 · 时间: 2008-03-12 · 魏峻

 

龙泉窑宋青釉菊瓣纹瓷盘(2002年出水) 摄影 徐 讯人民画报

无形的遗产

虽然不像庞大的船体、精美的瓷器、灿然若新的金饰那样吸引大众的眼球,“南海Ⅰ号”也同样是保存着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素的宝库,为研究和展示两宋时期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艺术和社会提供了有形但无价的珍贵资料。

造船技术 中国古代的造船术在两宋时期已经相当成熟,船舶个体大小、设施装备和制造工艺在全世界均为首屈一指。宋徽宗(公元1100-1125年)在位时已有了由神舟、客舟组成的大型政府远洋船队,按文献中客舟可载两千斛粟而神舟三倍之的记载换算,客舟、神舟的载重量将超过120吨和360吨,船长可达40米以上。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只有我国才有能力制造出体形如此巨大的远洋船舶。然而,文献中宋代造船资料的匮乏造成学术界对于宋船工艺的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20世纪70年代后,通过对考古发现的几条宋船资料的初步研究,总结了两宋时期造船技术的若干先进性:包括船型的结构与选材,外舷板的鱼鳞式搭接、水密舱和平衡舵等技术的广泛使用。不过由于这些宋船实物保存不佳,致使船史专家对于宋代造船技术的认识并不充分。作为保存相对完好的南宋早期普通商船,“南海Ⅰ号”是研究我国古代造船技术的珍贵实物,从船舶的船型结构、木材选择、加固和密封技术、附属设施等方面提供了探索宋船制造工艺的系统资料。

航海技术 先进的造船技术是远洋贸易的基础,高超的航海技术才是征服海洋的保证。两宋时期我国远洋航行的空间范围远胜以前历代,近达日本、朝鲜、东南亚,远至印度、西亚,甚至东非,在航海技术上也发展出一整套成熟的定位和驾驶技能。根据宋代的文献和古船实物分析,已知当时的航海者对于测深定位、潮汐预测、驶风和导航技术、水浮式罗盘和量天尺定位等技术已有了娴熟的掌握。考虑到“南海Ⅰ号”结构状态的完整性和保存条件的优越性,可以毫不夸张地预测,针对其船体结构(如船形、龙骨形态等)、航行属具(如桅、帆、舵等)和船载文物(如碇石等)等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推进造船术的探索,另一方面也必然会加深对当时航海技术内涵的认识。

 

(本文作者为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助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3  

相关报道:
· “南海Ⅰ号”:廿年一觉沉船梦 [2008.03.12]
· 十里银滩“水晶宫” [2008.03.12]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