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中国视野
“南海Ⅰ号”:廿年一觉沉船梦
吕 翎 · 时间: 2008-03-12 · 陈飚 徐卫

 

清理“南海I号”凝结物时打捞上来的碇石(古代船锚的一部分)。它长达三米,沉稳结实,棱角清晰,保存相当完整。 摄影 詹欣金

从2007年1月16日开始,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多次派出工作船组出发前往阳江海域对“南海Ⅰ号”古沉船进行精确测量和外围凝结物的清理工作,共清理出凝结物25吨,打捞周边散落的完整文物137组近500件,主要包含金属器、陶瓷器、唐宋铜钱以及部分漆器残片等。

“南海Ⅰ号”外围清理工作结束后,广州打捞局为“南海Ⅰ号”量身打造的重530吨的巨型钢沉箱(即沉井)随即运抵“南海Ⅰ号”考古打捞现场。该沉井用特殊钢材建造,呈长方形,长35.7米,宽14.4米,高12米。沉井设计分上、下两段,下沉井底部设计为向内收缩的斜角,象刀刃一样,以便沉井顺利地插入海底淤泥中。

按照整体打捞方案,沉井运抵现场后,广州打捞局将使用静压力把它缓缓压入淤泥,整体罩住沉船及其周围淤泥,然后再从上沉井底部两侧穿引36根钢梁,封闭钢梁之间的缝隙,形成一个封底密闭的“钢箱”,再把钢箱以及箱内的“南海Ⅰ号”古沉船、周边泥土等原样不变地整体打捞出海。

2007年11月13日,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潜水员的60天苦战,终于将已经装有“南海Ⅰ号”的巨型钢沉箱的36根底托梁全部穿引完毕,随后,施工人员在底托梁之间的空当穿进37块厚度为12毫米的钢板,使底部密封,以保证起浮时沉箱中的泥沙不会外泄,确保古船不会受到损害。

2007年12月22日,在“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工程总指挥吴建成的一声令下,广州打捞局为此次打捞特别定制的4000吨全回转起重船“华天龙”和载重能力1.5万吨“重任1601”半潜驳一起缓缓把装载有“南海Ⅰ号”的沉箱吊出水面。

12月23日,在拖轮的牵引护航下,装载着沉箱和“南海Ⅰ号”的“重任1601”巨型驳轮被缓缓拉向阳江海陵岛的十里银滩。在那片洁白的沙滩上,新建成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也被称为“水晶宫”)正在静静地等候着它的到来。

从12月26日晚10时30分起,经过2小时40多分钟“蜗牛式”的缓慢爬行,装载“南海Ⅰ号”沉船的沉箱终于整体落上“水晶宫”码头,接下来,广州打捞局用气囊铺成轨道,然后将沉箱放到气囊上,通过滚动气囊慢慢将沉箱牵引至“水晶宫”。

12月28日,“南海Ⅰ号”正式入住新家“水晶宫”。至此,“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其后,“南海Ⅰ号”的神秘面纱将在安全、清澈的“水晶宫”内被逐步揭开。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3  

相关报道:
· 揭密南海Ⅰ号缘何“无价” [2008.03.12]
· 十里银滩“水晶宫” [2008.03.12]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