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中国视野>>> 时政·法律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吕 翎 · 时间: 2007-05-23 · 本刊记者 冯建华

 

2007年3月29日,中国政府公布了《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2010)》,这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专门就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制定规划。规划的出台是中国为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之一。

根据《规划》,到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贫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群众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着力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是规划的基本定位。” 主管少数民族工作的最高政府机构--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下简称“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说。

 

发展严重滞后

丹珠昂奔表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事业,大力支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但是,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原因,目前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影响着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目前,中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1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的8.4%;民族自治地区面积达60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63.7%。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0个民族分布在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居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5%。

丹珠昂奔透露,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生活条件比较恶劣、基础设施状况比较差、社会服务水平比较低、增收门路比较少的情况,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的程度比较高,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政府长时间以来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据丹珠昂奔提供的数据,2005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170万人,约占全国总量的50%;贫困发生率为6.9%,比全国高4.4个百分点,其中大约有20个民族的390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4%。

国家民委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人口在10万人以下,又被称为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63万人。其中,单个民族多至10万人,少则3000人,主要分布在中国10个省区中的86个县,640个行政村。

国家民委副主任杨健强透露,通过调查分析,人口较少民族主要聚居在西部偏远山区,边境一线。截止2005年8月,在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640个行政村中,还有145个村没有通公路,90个村没有通电,368个村没有安全饮用水,355个村没有卫生室,235个村没有小学,279个村没有通电话,274个村没有通邮。许多村呈整体贫困状态,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9万,占总人口比重近20%。在这些民族中,平均文盲率为42%,有9个民族文盲率超过50%。

例如,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2.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只有2.5万人。这个地区海拔四千米以上,高原缺氧,生存条件很差,一平方公里养活一个人都比较困难,当地县财政的自给率只有3.3%,贫困问题十分突出。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究竟有多少少数民族,并不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全面贯彻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从1953年起,国家组织了大规模的民族识别考察工作,辨别民族成分和民族名称。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到1954年,中国政府确认了38个民族;到1964年,中国政府又确认了15个民族。加上1965年确认的珞巴族、1979年确认的基诺族,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被正式确认并公布。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占总人口约92%)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大部分县级基层行政区域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在宪法和有关法律中得到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为保障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中国宪法规定: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此外,中国还加入了《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防止和惩治灭绝种族罪行公约》等国际公约。

在中国,任何煽动民族仇视和歧视,破坏民族平等团结的言行都是违法的。少数民族如遭受歧视、压迫或侮辱,有向司法机关控告的权利,司法机关对此种控告必须负责予以处理。

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与汉族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大事和各级地方事务的管理,而且少数民族参与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受到特殊保障。其中,在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中,就充分反映了对少数民族权利的尊重。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至今,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所占名额的比例,均高于同期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例如,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少数民族代表415名,占代表总数的近14%,高出人口比例近6个百分点。

为了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各项权利,中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解困措施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2004年,在上海召开的全球扶贫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缓解和消除贫困的政策声明》中庄严承诺:“加快22个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地区脱贫的步伐,力争先于其他同类地区实现减贫目标”。2005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制定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这是该规划得以快速出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项规划中,中国提出了少数民族事业到2010年要实现的6大主要预期指标,如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民族自治地方“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婴儿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5‰;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种数比2005年增长20%;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率比2005年提高5%等。

为实现这些指标,该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需要完成的11项主要任务和11项重点工程,如特困少数民族群众解困工程、民族基础教育帮扶工程、民族高等院校建设工程、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培养工程等。

2005年8月,中国国务院审议通过《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该《规划》提出的目标是,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基本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达到当地中等或以上水平。

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对于现有的人口较少民族聚集的640个行政村,《规划》提出了整村推进的方针,也就是一个村一个村地规划,一个村一个村地扶持。

“采取整村推进的目的主要是保证《规划》的项目和资金、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广大群众身上。” 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副司长乐长虹说,对于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主要考虑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也会相应注意文化的保持。”

丹珠昂奔说,在解决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问题上,中国政府提出了 “四通五有”的具体目标:“四通”就是要通电、通路、通广播、通电话;“五有”就是有学校、有卫生室、有安全的卫生饮水、有安居房、有稳定解决温饱的基本农田和草场。

信息闭塞,是制约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最近出台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工程。

据信息产业部娄勤俭副部长介绍,到2005年底,少数民族地区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到3084万户和3717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531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18%和22%。至2005年末,西藏自治区(藏族人口占到92%以上)电话普及率由2000年的6部/百人提高到36部/百人,本地电话交换网已覆盖至所有乡镇和35%的行政村,移动通信网覆盖到发达的乡镇和主要交通干线以及旅游景点,全区已实现了“县县通光缆”、“乡乡通电话”的目标。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