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中国视野>>> 环保
一个农民的环保之路
· 时间: 2007-04-17 ·

为了保护身边的河流免遭塑料袋的白色污染,一名中国农民自己掏腰包送菜篮子给当地居民,这在水环境严峻的中国引起了广泛关注。

浙江省永嘉县农民陈飞住在楠溪江边,过去6年送出了6000多个竹篮,呼吁人们不要再用塑料袋买菜。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居民和政府部门纷纷参与清除楠溪江的白色污染,使得沿江两岸如今已很少再看到废弃的塑料袋。

楠溪江全长约150公里,由北向南流淌在永嘉县境内,是1988年国务院第二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著名。

2000年夏天,大雨过后楠溪江河床猛涨,河面上飘起了成堆的塑料袋,白色污染严重得让陈飞感到惊讶。52岁的陈飞回忆:“小时候,楠溪江边看不见白色塑料袋。”从那时起,他开始了自己的环保之路。

当年底,陈飞提着两只竹篮子,来到永嘉县城最大的菜市场,呼吁人们“告别塑料袋,重提菜篮子”,这在当地引起人们的好奇:现在谁还用菜篮子?陈飞一遍遍地解释:“塑料袋污染环境,而且含有有毒物质,对人体有害……”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被更多人接受,陈飞每次宣传都免费分发一些自己出资定做的菜篮子。他还定期到楠溪江两岸的乡镇,向人们收购废旧塑料袋。

因为在环保领域的突出贡献,陈飞去年获得了中国环保最高奖——地球奖。他提着篮子到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仪式。

2005年,陈飞在老家珠岸村创建了“中国无塑料袋第一村”,并给全村800多个家庭每户送了一个竹篮。

陈飞发放的竹篮按照市场价格计算已达六七万元。这笔费用主要来自他的化肥生意,两个子女也多次出资赞助。老伴对此也很支持,经常陪着他到各地宣传。在陈飞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保护楠溪江的行列。珠岸村的老人们还自发行动起来,成立了一个小组对全村进行环保监督检查。今年6月,永嘉县将成立“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

当地政府一直注重保护楠溪江。永嘉县政府早在1988年就规定,楠溪江中上游地区一律不发展工业,同时还限制沿江两岸附近发展大规模的畜禽养殖业。

永嘉县前副县长郑秋文回顾说:“不在楠溪江上游地区发展任何工业的决策被证明是明智之举,要不然就不会有今天这一江清水了。”

县环保局现在每年拨出60多万元专款,将数百里江面分段承包给上游地区各乡镇的农民,由承包人每天在自己负责的江面打捞垃圾。最近,环保局还准备在楠溪江上游段的鹤盛乡岭上村建小型污水处理厂。

像陈飞这样自发保护环境的人士在中国还有很多。去年地球奖获得者中,有人自费回收废旧电池30余万节,组织中外志愿者2万多人次绿化衡水湖;有人默默从事环境教育工作长达20多年;有人业余从事环保工作15年,研究发明环保节能技术39项。

中国政府正大力整治各地江河污染。今年年底前,中国将在所有城镇收缴污水处理费。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