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中国视野>>> 社会
我在北京这一年
· 时间: 2007-04-17 · 本刊记者徐蓓

“选择在北京生活一年,对我们全家来说是个正确的决定。北京是我的生活和经历的一部分,我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我想我的丈夫和孩子应该来认识一下这个我曾经生活和学习过的城市。” 李益这样解释自己的决定。2006年,她同自己的德国丈夫约翰带着十四岁的儿子阿德里安以及七岁的小女儿米拉,离开他们在德国的美丽庄园,开始了在北京的一年生活。

温馨的四合院

1964年李益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她的母亲是宁波师范大学文学系的教授,父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童年时我的父亲在北京工作,我与我的母亲一起在宁波生活。当我放假的时候,父亲会把我接到北京过一段时间。”李回忆道,“那时,我跟父亲住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北京胡同里的生活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邻里之间的关系非常和睦,有很多的孩子一块儿玩耍;人们从来不会感到孤独,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有人会伸出援助之手。”

到了上中学的年龄,李益来到北京和父亲一起生活。和宁波相比,北京,这个中国文化艺术的中心给了她许多机会去领略文化和艺术的魅力。“那时,父亲每周都要带我 去中国美术馆看展览,我发现自己对现代艺术非常感兴趣。”李益说道。

80年代初,在北京已经读了两年大学的李益来到了美国继续深造,在那里,她认识了她的丈夫--德国人约翰。1994年,李益同丈夫来到德国,从约翰父母手中正式接管了家族已有500年历史的庄园。她和约翰与当地大学、政府合作定期在他们的庄园举行系列文化艺术活动。他们邀请世界各国艺术家来到庄园居住、创作,试图把大都市里的文化气氛带到生活的小镇上,让艺术同自然完美结合。

“去北京生活”计划已久

尽管体验了多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李益还是没有忘记她的祖国,她的“根”。她和丈夫对“去北京生活” 的计划筹划了很长时间,因为一旦离开德国,他们必须找到合适的人选来照看庄园,除此之外,在北京的生活一年也是需要尽早做好安排和计划的。

早在2003年,李益就和全家回到了北京,准备在那生活一年。那时孩子们都还小,“阿德里安只有十岁,米拉只有三岁。我把他们送到了当地的学校和幼儿园学习。”李益回忆道。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却将李益的“中国生活”计划全部打乱,在北京短暂的两个月生活之后,李益全家不得不回到德国。李益遗憾地告诉记者,原本那段时间是很适合他们全家去认识和了解中国的。她说:“非常可惜,原本阿德里安和米拉是可以亲身经历典型的北京生活的,就像北京当地的小朋友一样。阿德里安当时只有十岁,那个年龄是最适合接受并认识新事物。他是班上唯一一个外国小孩,那时,中国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他哈里波特。尽管我们试着留下度过非典的难关,但是最后因为学校都放假了,我们不得不离开。”

2006年底,当李益再度作出决定去北京生活一年,丈夫也表示赞同时,李益非常高兴。“他是一个胸襟开阔的人,非常乐于接受新事物。他很用功地学习中文并且对我祖国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都希望在孩子没有长大之前在中国生活一年。他们在庄园长大,一直都是处于被保护的状态,从来没有与这么多人接触过。”李益说道。这一年,阿德里安和米拉上的都是德国驻北京使馆办的学校。

“阿德里安已经长大了,这个年龄会让他比上一次更为困难地适应中国的学校了,也许当他好不容易适应了回到德国的时候,他又会不适应德国的学校了。不过使馆学校并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德国学校,而是一个国际学校,里面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孩子。遗憾的是,阿德里安和米拉的中文并不像我想象那样提高得那么快。”李说。

“很难说,我更喜欢哪个北京……”

说到这一年对北京生活的期待时,李益一下说了很多。首先,她希望全家人的中文水平能够得以提高;其次,她希望能够和全家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中国社会;再次,他们还计划了许多中国的旅游线,准备去旅游,并且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此外,李益在北京还有很多多年未见的好朋友,她希望能够与他们见面叙旧。当然,他们全家也希望结识更多的中国朋友。

然而,李益全家的中国之行已经过去了大半年,这些计划还没有完全实现。李益回忆道:“早在几年前我回国的时候,我的许多朋友会来我住的地方,一起做饭,一起闲聊。可是现在,与老朋友见一面似乎真的很难,我们总是打电话、发信息,但很少见面。大概是由于中国社会发展太快,人们有太多工作上的压力,已经无暇顾及到朋友了。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人情味逐渐地在变淡。人们心中留给别人的位置越来越小了。”

李益认为现在之所以人情味在变淡,一定程度上是这个城市的变化造成的。她说:“在我刚到北京的时候,那会儿城市只到二环,而现在六环路都已经通车了。人们是在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胡同和四合院里生活的。那时全北京城一共只有两个天桥,难得看见的高楼就是北京饭店。”十年前,李益在经历她的美国和德国生活之后,第一次回到北京。当时的感觉让她震惊:“我问自己:那个散发着古老魅力的北京上哪里去了?污浊的空气,一座座让废气熏黑的劣质楼房,所有这一切都让人产生压抑的感觉。”

然而,十年后的现在,北京城在李益眼中又不一样了。“城市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除了劣质的楼房外,还有造型优美的建筑,北京成了一个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李益说道。对北京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的文化活动,她赞不绝口。“人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到世界顶级水平的艺术演出。”她说,“但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在大剧院的演出却越来越少了,经常能看见民族乐器的地方是外国人较多的旅游景点,这点让我非常痛心。随着国际化的进程,一些中国人已经不再喜爱自己的传统艺术了。”

还有一点变化,让李益吃惊。那就是中国的女性。“这次回来的一大感受就是我们中国的女性跟以前不一样了,她们的穿着打扮越来越时髦了。二十年前可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每个女人看上去都很土。现在我到觉得,我从德国回来,自己和这里的女人相比,像个土包子。”李益笑着说,“她们非常独立、自信。”

尽管在李益看来,北京的胡同生活也许再也找不回来了,但是她告诉记者,有一天在她住所附近的龙潭湖公园里找到了似曾相识的感觉。“公园里面有人在跑步、老人们聚在一起做操锻炼,还有人坐在湖边下棋,大家聚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看着这幅情景,我又找回了小时候在胡同里生活的感觉,很温暖。”

“我曾在两个北京生活:二十年前的,还有今天的北京。我无法说出自己更喜欢哪个,不同时期的北京都有各自的特点,没有可比性。当然,今天的北京城,来自二十年前的北京,仍然保留着二十年前的一些特点。胡同的生活气氛已经发生了变化。我爱过老北京:它的魅力,胡同的邻居和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但是现在的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生机勃勃,非常吸引人,非常棒。”李益激动地说。北京正在向整个世界展现着这个国际化都市特有的魅力,每个有想法有创意的人在这里都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里,你有机会用自己的双手把握自己的命运。”李说。

李益全家的“北京生活”计划已经进行了大半年了,这半年的生活不光对于李益,而且对于她的丈夫,她的孩子都会有很多很多的感触。“每天在这座集古典和现代于一体的城市生活都让人有所期待。尤其是孩子们,他们能从这段经历中受益。”她说,“唯一遗憾的是,一年时间,去认识这个历史如此悠久,文化如此多元的国家和伟大的人民对于我们来说太短了。”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