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中国视野>>> 社会
特殊的远征:从史迪威公路到腾密路
· 时间: 2007-02-04 · 本刊记者 吕翎

 

史迪威公路:血汗浇铸的抗战生命线

    早在张骞尚未开辟西北丝绸古道之前,西南的先民们就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四川成都到滇池沿岸,经大理、保山、腾冲进入缅甸,远达印度的“蜀身毒道”。这条“蜀身毒道”后来被历史学家称为“南方丝绸古道”。腾冲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这条丝绸古道上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条历经了2000多年岁月沧桑的古道,却被战争的炮火和硝烟打破了它的千年古梦。1941年,日军占领印度支那北部,切断了滇越铁路;1942年5月,日军又切断了滇缅公路。自此,外界援助中国抗战的两条陆上通道彻底陷入瘫痪。
    对此,远征军最高统帅史迪威将军只好另谋他图,重新开辟一条陆上运输线。1942年底,中、美、英三国协力在这条丝绸古道上修建了著名的“史迪威公路”即中印公路。
    在修筑中印公路过程中,来自滇西28个县的各民族近20万民众,长途跋涉,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在中国西南部的崇山峻岭中开山筑路,不到一年就打通了从昆明通往缅甸的国际通道--中印公路,并架通了中印输油管道。
该路从印度东北阿萨姆邦的雷多,越过印缅边境的班哨,从密支那进入中国,经腾冲到达昆明。据资料显示,修筑该路共搬运了1350万立方码(当时计量单位,1立方码约合0.7636立方米)土方,138.3万立方码沙子,修建了703座桥,耗资1.49亿美元,有2000多名战士牺牲在公路上。
     这条抗日“生命线”的建成,成为当时中国抗日战争最重要和惟一的国际战略补给线。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战略防御阶段,国际社会通过该道的援华物资源源不断运入中国(物资49万多吨,运进汽车1万余辆,运送部队战士约9万余人),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抗战和亚洲反法西斯战争,为盟军的太平洋反攻战和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书写了历史的重笔。二战结束后,这条路一直保持通车,是中国与缅、印、孟诸国进行民间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外国友人赞叹道:“这是一条用手指刻出来的公路”,并把这条公路与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相提并论。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