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中国视野>>> 社会
供暖改革应向低收入群体倾斜
· 时间: 2007-01-31 · 本刊记者 冯建华

经历了三年的探索及试点之后,中国政府终于决定在今年冬季全面推动福利供暖改革。这项艰难而耗时的改革,被主导此次改革的建设部称为强攻“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持续了50年的福利供热制度,不仅让中国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且其公平性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把过去由单位替职工交供暖费的“暗补”,变为直接把供暖费发放给职工、由职工自己交供暖费的“明补”,从而实现供热的商品化、货币化。
   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多次强调,整个供热制度改革的成败关键,是政府如何解决困难群众的供暖问题。

 

改革的直接动力

福利供暖主要是限于中国北方寒冷地区的15个省市区(共31个省市自治区),供暖期一般是从每年的11月15日至3月15日,共5个月。上世纪50年代,中国初步建立了住宅锅炉供暖体系,也就是职工自己烧煤炉取暖,单位每年发放采暖费,福利供暖制度由此开始。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实行集中供热体制,由于当时商品房还没有兴起,各个单位为职工(都住着单位分配的公房)支付供暖费用,不过这项费用最终仍由国家财政来承担。进入90年代以后,大部分国企施行了股份制改造,企业被推向市场,与此同时,商品房市场开始发展,企业单位职工的供暖费开始转由企业负担(行政、事业单位的供暖费仍由政府财政承担)。
   可是,由于供热系统设计不合理,用户室内无法自主调控,福利供暖引发了诸多浪费能源的怪现象:如果室内热了,只得开窗户调节室温;办公楼、教室等公共建筑,在下班、放学以后以及节假日,依旧照常供热,以华北地区为例,供热期125天,其中节假日就有40天,占采暖期的30%。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给出了一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有关统计显示,中国目前供热采暖耗能全年约为1.3亿吨标煤,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0%。
   供暖费收取难,是福利供暖带来的另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每年11月北京供暖季节开始前后,北京一家科研所的办公室主任蒋先生就开始为怎么给职工交供暖费一事弄得焦头烂额。过去,单位里大部分职工都住在单位分配的房子里,单位替所有职工交供暖费是份内之事。
   可是,最近几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职工跳槽去了别的单位,但由于住房已实行产权化改革,这些“业主”依然和原单位的同事住在一个楼。由于实行的是一体化的供热管线,也就是一家停暖,就会影响到整幢楼的供热。这给有些人拖欠或不交供暖费提供了可乘之机。这样麻烦就来了,为了保证整个楼的供暖,蒋先生只能为那些离开单位的职工先行垫上取暖费,然后向他们追讨,后者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目前,中国80%以上的住宅已归个人所有,在房屋所有者与单位无任何关系的情况下,仍由单位承担供暖费用显然不合理。于是一些单位便拒绝缴纳采暖费。另一方面,长期的福利供热,使一些大型企业每年要交上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采暖费,不景气的企业根本无力承担,于是造成了企业严重拖欠费用的现象。以北京市为例,据统计,2005年该市供暖收费率不足30%,供暖欠缴费达到了200亿元。
   有意思的是,为了偿还采暖费,一些企业只能用产品抵押。每个采暖季结束,不少供热企业的院落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用来抵扣采暖费的产品,从毛巾到暖壶,一些供热企业不得不开办商店来出售这些产品,以减低拖欠采暖费带来的损失。
   供暖费收缴率低直接导致供热企业无法正常供热。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情况,出现在2002年。当时,由于交费率极低,东北三省甚至出现了供热危机。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鎔基不得不从总理基金里划出3亿元帮东北三省过冬,他为此要求财政部和建设部研究供热体制改革方案,选择合适的时机逐步取消福利供热。福利供暖改革从此拉开序幕。
   2003年,首个关于供热体制改革的文件出台,12个城市列入首批试点城市;2005年,八个部委再次联合出台推进改革的文件,要求各地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福利供暖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谁用热、谁交费”的机制,实现供热的商品化、货币化;在今年8月底召开的全国供热体制改革工作会上,主导改革的建设部把原定的时间表又提前了,要求今年冬季全面推开改革,并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推动供热体制改革行动办公室。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1   2   3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