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中国视野>>> 科技
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一个都不能少
· 时间: 2007-01-19 · 本刊记者唐元恺

 

玉米等粮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经过发酵很容易分解为乙醇。而据介绍,在目前生产技术条件下,每生产一吨生物乙醇,要耗用粮食3-4吨。全国生物乙醇生产能力已经达150万吨,加上意向建设产能1000万吨(远远超出中央政府制定的未来“五年计划”的500万吨),以及多种粮食转化项目,必然过度消耗玉米、小麦等粮食。

“‘粮食能源化’正引发中国粮食市场的巨大变动,而当市场供需失衡时,即便1‰的缺口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重庆专栏作家李北陵提醒道,当下一些地方正变换着花样,以更加隐蔽的方式规避国家立项门槛的严格限制,毫无顾忌地继续上马粮食转换项目,“潜在的问题已不单是一个1000多万吨的产能!”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透露,最初,乙醇生产以国内囤积的近1亿吨陈化粮为原料,而目前陈化粮已基本消化完毕,乙醇生产开始转向使用新粮,“这无疑对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

紧急叫停

粮食生产乙醇燃料的过热倾向和盲目势头,终于在去年岁末被中央政府“紧急刹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一份名为《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暂停核准和备案玉米等粮食加工乙醇项目,并对在建和拟建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同时称,将坚持“因地制宜、非粮为主”等原则发展生物乙醇燃料。

玉米是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产量长期占粮食总产量的20%以上。“《通知》将使未来一段时间玉米等粮食的工业需求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中国玉米市场网的专家预计,今年中国玉米市场供需将基本平衡,价格总体表现平稳。

也有人担心,《通知》会放慢生物质能源战略实施的脚步。“恰恰相反,这是一种积极推动。”中粮集团生化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岳国君回应道。他表示,虽然在中粮集团生物质能源战略中,目前玉米占重要地位,但长远而言并不是最关键的原料。“我们只是按国家相关计划消化部分陈化粮,这与两部委限制的玉米加工乙醇项目有本质区别。”他认为,“对于国内刚兴起的燃料乙醇产业而言,政策调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将成为推动以‘非粮’原料生产乙醇燃料的新转折。”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