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走遍中国
苏博新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吕 翎 · 时间: 2007-12-12 · 本刊记者 陈姌

 

苏州博物馆新馆(简称“苏博新馆”)位于苏州历史保护街区东北街和齐门路相汇处,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于2006年10月7日起正式对外开放,是国内唯一一座由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亲自设计的博物馆。

新馆建筑群外形以贝老酷爱的三角几何造型为主--现代几何形坡顶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顶建筑特色;色调也以传统的粉墙黛瓦为基本元素;屋顶采用加工成菱形的“中国黑”花岗石片--黑中带灰的石片淋了雨是黑色,太阳一照便成深灰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新馆建筑构造则用开放式钢结构替代苏州传统建筑的木结构材料,给人以简洁、明快的感觉。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075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

这座总投资3.39亿元人民币、历经4年规划建设而成的新馆被现年90高龄的贝老视作“最亲爱的小女儿”,也是他献给家乡苏州的一份厚礼。早在设计之初,他便充分考虑了苏州的人文内涵并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提出了“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和“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苏”主要体现在与苏州古城风貌和人文内涵的融合;“新”主要体现在用材上。大师用他的智慧和独特的设计风格,使“新”充满了“苏味”,变成了创新的“苏”和创新的“中”。此外,为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新馆主体建筑檐口高度严格控制在6米以内,局部二层高度为16米,未超出周边古建筑的最高点。因此,外观现代的新馆与附近古色古香的沿街建筑给人以和谐统一之美感。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1   2   3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