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的天气实在是不同寻常。根据我的经验,往年二月中旬的时候,我的骨头早已冻得格格作响,而城市里凡是有水的地方也早已结成厚厚的冰层了。可是此时此刻,我却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放眼望去也丝毫没有冬天的景象,更不要说冻得打寒颤了。确实是有些不同寻常。
在步行上班的途中,我也注意到人们穿着更加轻便的外套,使得能抵抗极地寒冷气候的羽绒服完全无用武之地,因为2月5日这天,北京的气温竟然达到了摄氏16度,这可是自1840年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确实是有些不同寻常。
随着暖冬的持续,北京市区许多水域的冰面已经开始融化。出于安全考虑,许多公园也禁止游客滑冰。因此,那些原本打算利用假日在冰上翩翩起舞、一展身手的人不得不迅速改变计划。
尽管如此,在我住所附近的紫竹院公园里仍有不少游客冒着生命危险在围栏圈起的冰面上游玩。而踩在这些“勇敢者”脚下的冰层正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显然是在警告游客,冰层即将融化成水。
暖冬的另一个迹象是植物生物钟的紊乱。在北京最著名的长安街两侧,通常在四月初才吐露新芽的白玉兰树竟然在二月中旬就开始发芽了。确实是有些不同寻常。
中国国家气象局局长秦大河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不仅使北京今冬遭遇反常气候,也使全国其他地区遭遇了不同程度的高温、干旱、台风等恶劣天气。
此外,今年一月份中国刚刚公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称,气候变暖将会导致全国农业产量大规模减产;如不采取任何措施,至本世纪下半叶,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如小麦、玉米和水稻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在未来的50至80年间,中国的平均温度将会升高2至3摄氏度;气温升高还将导致部分内陆水域的蒸发率达到15%。中国早已存在严重的水资源匮乏问题,尤其是在北部地区。这份报告中的预测结果,无疑是雪上加霜。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近期公布的第四份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报告称,人类活动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而这一变暖趋势将持续几百年。一个享有盛誉的国际机构使用严厉的措辞形容人类活动与气候变暖之间的关联,还是头一遭。
然而,秦大河指出,煤炭的确不是很清洁的能源,却占中国目前能源消费量的69%,但在清洁能源方面的技术水平上中国“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迎头赶上。目前,中国正迫切希望减少对煤炭使用的依赖,但大规模使用更清洁能源的费用对于处在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来说实在需要很大的经济投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许多报告都预计中国将在202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而排放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碳正是公认的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
秦大河表示,中国政府已经设立了一个“雄心勃勃而又非常艰巨的目标”,即在今后五年内,中国的能源消费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20%。除了破坏环境以外,气候变暖对于经济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据报道,中国每年因气候变暖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75亿美元,约合国内生产总值的二至五个百分点。
中国政府对于承担气候变暖责任的立场十分明确。“必须指出,气候变化是发达国家长期历史排放和高人均排放造成的,发达国家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曾这样说。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在谁应受指责的问题上继续纠缠下去。事实上,在全球层面上需要各国携起手来做出承诺,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并确实信守这些承诺。否则,全球变暖将不仅使北京的冬天遭到“冷遇”,我们这些地球人也将不得不另觅星球栖身了。
(翻译:陈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