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莱丝绸是维吾尔族人生产,并且是维吾尔妇女最喜爱用于做服装的土产丝绸,主要产于和田市、喀什市、莎车县等地。艾德莱斯“意为“扎染”。这种丝绸采用我国古老的扎经染色工艺,按图案的要求,在经纱上扎结,进行分层染色,整经、织绸。染色过程中图案因受染液的渗润,有自然形成的色晕,参差错落,疏散而不杂乱,既增加了图案的层次感和色彩的过渡面,又形成了艾德莱丝绸纹样富有变化的特点。维吾尔族妇女特别喜爱这种绸料,给它起了个雅号“玉波甫能卡那提古丽”,意为“布谷鸟翅膀的花”,隐喻它能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目前,艾德莱丝绸因产地不同而分为两种。喀什、莎车的艾德莱丝绸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常用翠绿、宝蓝、黄、桃红、金黄等色,色彩对比强烈,图案细腻严谨。和田、洛浦的则讲究黑白效果,虚实变化。纹样粗犷奔放,色彩简洁明快,常采用白底黑花或黑底白花或红白、蓝白兼配以小块金黄、宝蓝做点缀,使色彩简洁而定于变化。
制作方法
煮茧。接着将整好的丝卷在大轴上再套在手摇转轴上分成均匀的股,由经验丰富的匠人在一股股丝线平铺成的画稿上作出墨稿:巴旦木,木板纹花,梳子花等。画好后由扎结人进行扎结。
染色:依据色彩多少分层分次进行,染料是天然的植物和矿物,花绸最终的效果取决于染色过程中图案轮廓受染液的渗润,其自然形成的色晕,好像用干笔擦出的效果,各种颜色呈现参差错落,疏散而不杂乱的特色,既增加了图案的层次感和色彩的过渡面,又形成纹样富有变化的特色。这即为艾德莱丝绸的精髓所在,“艾德莱丝”扎染之意的由来就是因为“一扎一染”是关键所在。色染好后就该“整经”了,即:将扎着的结都剥离,然后将丝晒干的过程。这一切工作都完成以后就该织绸了。在木制织绸机上,随着梭子无数次来回穿梭,艾德莱丝绸就织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