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新疆是个好地方>>> 城市与建设
新能源产业在我国西部边陲结果
· 时间: 2009-08-05 ·

 

新华网乌鲁木齐电(记者刘刚 曹志恒)一曲《达坂城的故娘》让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达坂城名扬海内外。如今,这个曾经以美丽故娘而闻名的地区,因拥有亚洲最大的风力电站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达坂城,面积巨大的"风车森林"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达坂城的风力开发,已成为新疆新能源开发的一个样板。

地处中国最西部的新疆,是我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风能资源总储量达到8.72亿千瓦,拥有达坂城、小草湖、塔城老风口、额尔齐斯河谷、罗布泊等九大风区,可开发利用的风区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可装机容量总计在8000万千瓦以上,陆上风能资源占全国总量近四成。

近年来,在不断持续的能源紧张与日益加大的环境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上。新疆,这个传统能源的富集区,新能源的开发也驶上了快车道。近年来已有华电集团、国电集团计划投资18亿元在额尔齐斯河谷的哈巴河县开发20万千瓦风电项目;中国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将投资5亿元在托克逊县三十里风区开发一期4.95万千瓦风电项目等落户新疆。根据国家有关规划,到2010年,在新疆达坂城、哈密地区将建设两个风电基地,装机容量达到千万千瓦。

风力资源的开发,推动了风电装备业的发展。目前,新疆正在努力打造中国最大的风电产业基地。金风科技,是国内第一个具备完全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和完整知识产权的风电整机制造商,这家公司业绩连续8年以每年100%的速度增长,生产总值已由最初的30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2亿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商。在风电设备制造中,"金风科技"占据国内风机设备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占国内国产机组的市场份额约八成。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启动了风电产业园建设,开发区一位副主任告诉记者,园区正在积极打造"中国风谷"概念。2008年,作为风电装备产业链重要一环的相关配套产业生产发电系统内转子支架产品的汇通风电设备转子支架总装厂在开发区正式投产。目前,在该开发区内已形成由金风科技带动的风电产业集群,启动了风电产业园建设,丹麦LM、羲之翔、汇通和鑫风等中外企业相继进驻产业园区,形成了研发、电机制造、风机叶片、配套设备和风机装配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规模近70亿元,预计到2010年整个风电产业园产值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

按新疆正在制定的中长期风电发展目标,到2010年风电装机占新疆电力装机总规模的比例超过5%,到2020年实现新疆风电规模外送。达坂城、阿拉山口、小草湖、十三间房等重点风区风电场工程规划已经启动。

在新疆,另一个被人们日渐关注的能源体系是太阳能,新疆日照时间长,新疆全年日照时数为2300~3300h,日照百分率为60%~80%,年辐射总量可达1301~60kcal/平方厘米,居全国第二位。

新疆新能源开发公司是我们此次采访活动访问的另一家公司,是一家从事太阳能应用技术研究的产品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至今已在新疆建设了1200座太阳能独立电站。遍及中国西部的高山和荒漠,广泛应用于铁路、沙漠公路、石油勘探、通讯基站建设。新能源公司在珠峰海拔5800米处建设了世界上最高的电站,用于支持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的能源支持。

为了适应中国境内的游牧民族,这家公司还发明了一种小型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因为可以用马驮着走而被称之为马背电站。马背电站充电一天,可以供一个牧民家庭用5天的,它的设备也是特别的,极易操作,损坏率低,坚固。目前这种设备已销售了7800套,大约给40万人带来了光明。由于有很强的实用性,它甚至成了哈萨克牧民的嫁妆。(完)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