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中国地产慈善之夜”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政府官员、地产大鳄、影视红人以及体育明星的捧场让当天的拍卖共筹得善款208.91万元。耀眼的灯光,优雅的音乐,考究的餐品,红酒做伴,佳人相随,名流商贾云集,在众人或羡慕或钦佩的目光中,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散去千金。这不是好莱坞大片的情节,而是如今国内为人热衷的慈善活动。
Let charity be a fashion!上述情景正是对这句话的最佳注解。
在几年前的中国社会,行善者是不愿意被宣扬的,一来怕露富,引来一群觊觎财产的小人;二来怕被说成沽名钓誉,落个“花钱不讨好”的下场。“低调!再低调!”大多数行善者这样告诫自己以及被他们帮助的人。但突然有一天,人们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扑面而来的都是关于慈善义演、慈善晚宴、慈善舞会、慈善品酒会的报道。人们倏然发现,似乎在一切时尚活动前面都可以冠上两个字——慈善。相比慈善家余彭年、黄如论的低调,如今盛行的这种带有社交性质的慈善活动却是一道张扬的慈善风景。
慈善正在成为一种时尚
极强的传染性,这正是时尚的最大特点。换言之,时尚由社会精英创造,尔后以极为迅速的速度流传开来。正因如此,当时尚因素介入后,慈善才真正在全球范围内热闹起来,甚至成为一种公众消费。《乌合之众》一书中说:“影响群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慈善”与“时尚”的结合产生了妙不可言的化学作用。当一群时尚中人在做慈善时,马上会有一大帮以追随时尚为己任的人跟在后面,这就是人的从众心理。树立一种慈善观念是极为困难的,但塑造一种慈善行为要容易得多。从这点上看,时尚帮了慈善的忙。
U2乐队主唱波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慈善家。据说,正是由于他的努力,发达国家减免了贫穷国家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债务。除此之外,波诺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时尚中人,在有意无意间,他引领着慈善走向了时尚的方向。在传统印象中,慈善是排着长龙向募款箱里投入百元大钞,但作为娱乐圈的超级巨星,波诺将变化多姿的娱乐业与颇显乏味的慈善完美地对接在一起——让娱乐为慈善输入最为实际的物质血液,让慈善为娱乐注入更为深远的精神依托。慈善是一件相当酷的事!数以千万计的“粉丝”在无形中认同了这种观点,并且心甘情愿地效仿。
在美国热门剧集《Sex and The City》中,女主角夏洛特穿着一件印有粉红小马的Polo衫出镜——她在给一个叫做“粉红小马”的防治癌症运动做免费广告。如果说波诺让帮助弱势者成为最IN的行为模式,那么,夏洛特让慈善又有了一丝性感和女人味儿。对“粉丝”而言,既能跟随明星走在时尚前沿,又能为慈善事业做点什么,何乐而不为?
有人说,慈善的时尚化有望使一种私人的情怀繁衍成群体的习惯,有望让一个贫富差距渐大的社会变得温和而有礼。从现实中看,这并非空想。既然如此,不妨在新的一年中,让慈善的时尚化趋势来得再猛烈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