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西单文化广场是个很热闹的地方,在其东北角的背面,有一个星巴克咖啡馆。李玫经常喜欢来这儿坐坐。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 26岁的李玫小姐有更多的时间供自己支配,但她几乎把所有的自由时间都交给了星巴克。
“我可以一整个白天都呆在星巴克。”李玫说。
从早上9点开始,拿一台笔记本电脑,要一块三明治一杯咖啡或别的饮料,李玫就开始了她在星巴克一天的生活--写一些时尚的,或者煽情的文章,然后发给时尚类型的杂志或者报纸的副刊以赚取稿费。在星巴克里见到的人,或者透过落地窗向外看到的任何东西都可能成为她笔下的内容。
王强也是星巴克的常客。在北京国贸星巴克咖啡店,靠近窗的一个桌位似乎已经成了他的专用桌,在这儿他接待了许多生意伙伴或者是朋友。“我几乎每次接待生意伙伴或来访的朋友,第一句话就是‘去星巴克坐坐’。”王强说。
加上正在准备开张的一家,北京的星巴克咖啡店将达到50家,每天都有许多人喜欢去星巴克坐坐,而他们去星巴克坐坐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喝一杯咖啡。从1999年北京出现中国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店起,咖啡就没有成为吸引顾客的第一理由。在许多中国年轻人的眼里,星巴克是一个时尚的代名词,它所标志的是一个品牌和一种文化。
另一种生活
“我喜欢这儿的环境。” 李玫说。
星巴克的环境很静谧,有时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这更显出它的幽雅。在这里一个人可以静静的坐着,喝一口咖啡,想自己的心事,或者什么也不想,只为了放松自己紧张的心情。
这其实就是星巴克的初衷。北京美大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总裁王朝龙介绍,星巴克的定位就是“第三生活空间”,就是家和办公室之间还应该有一个地方可以提供大家休息、畅谈,包括来洽谈一些商务的环境。
星巴克一开始的目标群体是来中国的西方人,以及从西方回国的中国人和香港、台湾等来大陆的人,因为这些人已经习惯了在工作之余去星巴克喝杯咖啡,放松一下因工作而紧张的心情。因此,星巴克在中国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可以说顾客都是说外语的,几乎很难听到说汉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