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举行的一次题为“乾隆裕陵地宫装饰计划”的讲座上,主讲人、法国学者王微(Françoise Wang)称,据她的悉心研究推测认为,在被誉为“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的裕陵地宫内,所有的藏文和梵文经咒或许是在创造一个虚拟宝塔的概念。
裕陵位于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部,是清入关后第四帝乾隆皇帝的陵寝。其地宫由九券四门构成,从第一道石门往里,所有平水墙、月光石、券顶都布满了佛教题材的雕刻,以及藏文、梵文佛经、咒语。

法国学者王微
集汉学家与藏学家为一身的王微,曾参与了法国国家图书馆典藏的敦煌文献整理工作,现为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她目前的研究方向偏重于中国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之间的相互影响、文字在佛教建筑中的运用。
天才而多面的皇帝
王微在讲座上用了约两个小时的时间来阐释自己的研究结果。在这位法国汉学家的眼中,乾隆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大人物,在他的统治下当时中国的领土扩张达到了顶峰;同时他自己也在中国的政治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乾隆从小接受的汉式传统教育使他拥有很高的诗歌鉴赏力,他自己也创作了许多诗歌。他本人还是一个艺术家和收藏家,他在许多画作上都提上自己的诗,并盖上自己的印章。1776年,他下令编纂了一部庞大的百科全书即四库全书,其中汇集了中国最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历史作品和哲学作品。但在开展这项庞大工程的同时,乾隆大兴文字狱,下令对一些他认为是不适当的政治作品进行大清洗。”

乾隆皇帝画像
“在清朝皇帝当中,乾隆是最为汉化的一位。但是在他统治期间,他一直强调满洲人的身份认同。在乾隆年间,大量的皇家档案是用满语写的,而满文是当时的国语。当时还有许多汉满两种语言或者汉满蒙三种语言雕刻的石碑。象所有的天才皇帝一样,乾隆拥有多张面孔。他统治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所以他总是试图展现出一种符合每一个人的期望的统治者的形象。”王微这样评价这位中国寿数最长的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