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扇》资料图片
既有京剧“花脸”,又有华美礼服;既有中国古代昆曲唱腔,又有西方传统的无伴奏合唱……2009 年11 月30 日,为庆祝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成立十周年,清唱版《桃花扇》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成功上演,多种文化元素齐聚舞台,演绎了一段“古·今·中·外”别样风情。
《桃花扇》是中国戏剧史、文学史上最伟大作品之一,也是昆曲作品中的代表作。它以明末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描写了南明王朝的兴亡与明朝的覆灭,全面展现了明清之际的社会生活。
由中央音乐学院心声合唱团、江苏省演艺集团爱之旅合唱团以及江苏省昆剧院共同演绎的无伴奏合唱清唱剧《桃花扇》出自著名作曲家、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廖乃雄先生之手。2007 年,廖乃雄在南京偶然看到了昆剧《桃花扇》的演出,欣喜之余,决心将它改编。他认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已经历了千百年的反复和种种尝试,在音乐领域也是如此,但在民族音乐基础上、以西方音乐创作手法来反映中国古典文学和戏剧的历史却并不长、经验也不丰富。
据介绍,无伴奏合唱清唱剧是江苏省演绎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昆剧《1699 ·桃花扇》继青春版、传承版、精致版、音乐会版、折子戏版等多种演绎形式之后的第八个版本。演唱者借助西洋合唱中的和声、复调手段,以及混声合唱、小组唱、领唱合唱等形式,将《桃花扇》中的爱情故事和历史背景娓娓道来,昆曲的婉转缠绵在清唱中被层层铺开。
清唱剧形成于16 世纪末,17 世纪开始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得到迅速发展,20 世纪传入中国。清唱剧是一种大型声乐套曲,也是音乐会中演出的大型声乐作品,时至今日,许多作曲家还运用它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我国第一部清唱剧是韦瀚章词、黄自曲创作的《长恨歌》。
《桃花扇》剧情介绍:
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在南京旧院结识秦淮名妓李香君,共订婚约。阉党余孽阮大铖得知侯方域手头拮据,暗送妆奁,以拉拢侯方域,结交复社。香君识破阮大铖的圈套,坚决退换妆奁。阮大铖诬告侯方域暗中勾结左良玉背叛朝廷,迫使他逃离南京。
崇祯自缢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重新得势。他们强迫香君改嫁党羽田仰,香君誓死不从,血溅定情诗扇。友人杨龙友将扇上血迹点染成折枝桃花,名桃花扇。
清兵南下,史可法独木难支,清兵长驱直入,南明灭亡。几经波折,侯、李又得重逢。但国已破,何以为家?栖霞山上张道人的一席话,惊醒梦中人;桃花扇损裂,侯、李出家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