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文化纵横>>> 银幕内外
《建国大业》:云集170多位明星的影片
· 时间: 2009-10-13 · 本刊记者 唐元恺

 

60多年前,毛泽东说:“如果能把全国政协名单上的高人都请过来,就成功了一半。”

60多年后,一部围绕这句话而再现当年、名曰《建国大业》的影片,盛邀华语电影圈内众多“高人”(超过170),其中,一线明星近百位,包括两位戛纳大奖得主——导演陈凯歌(“金棕榈”)和演员葛优(“影帝”)。很显然,100多分钟的银幕时间实在有限,于是乎,在其它片子里绝对“领衔”的主演们,此次却只好“屈尊”,往往以一个镜头为单位,好点儿的才“成句”,功夫大王成龙算是“幸运”——当上了可以“开口”的记者(但他原想演毛泽东的),李连杰则置身于“文武百官”当中,“说上话”的章子怡更多的是微笑……

他们的加盟的确让《建国大业》在映前也“成功了一半”——观众的期待值与“先睹为快”的欲望不断攀升,很多人颇有兴致地盼着进电影院“数星星”,以至于到了9月16日全国首映,半天之内票房就收帐1477万元人民币,毫不逊色于《变形金刚2》、《哈利-波特6》等进口商业大制作。当天某门户网站推出的观影调查中,41.9%的观众认为该片最大看点是“超豪华的全明星阵容”。3天半后,票房突破1亿(1.035亿元),刷新中国国产片纪录。

而《建国大业》投资只有3000万元:众明星自愿“零片酬”。按照中国电影票房的分成模式,院线与电影院分走55%,影片制作单位拿到45%,假如仅以此计算,扣掉相应的纳税额,票房1亿大概可以带给影片投资方近4000万元的收益。

有估计称,该片的最终票房为4.5亿元以上。如果这一数字达成,就将刷新刚刚由《变形金刚2》创下的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的最高纪录。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周年的日子。往年“大庆”,都会有影片作为贺礼献上。与过去的“献礼片”相比,属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建国大业》,在保证艺术质量与思想性的同时,主动地强调“卖点”与“卖座”。

“我们想把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的电影做得‘好看’,试图证明,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建国大业》导演韩三平表示。“有些编剧写得含辛茹苦、声泪俱下,导演拍得激情澎湃,可观众却毫无反应,他们忽略了一样东西——大众!”在韩导演眼里,贴近大众的一个招数其实早已有之,而且很简单:明星。“如果想要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需要有号召力的明星。”

《建国大业》的剧情也允许大容量的明星参与。影片反映的是一个重大历史时期——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到1949年10月开国大典之前的中国,“它以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主要叙事的支点,以重要历史人物作为浓墨重彩表现与着意刻画的重点,结局是建立了已经生存5000多年的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个新的国家,一个新的政体,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韩导演说。

而片中的核心事件是“开会”——主线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与召开。看起来仅是一个会,却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大会,由于全国尚未完全解放,参会者大都历经艰险,遭遇重重障碍和阻力,分别从“蒋(介石)管区”、香港、国外前来,“充满惊险搏杀和危机四伏的悬念,是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演的最富冲突的历史戏剧。”编剧王兴东说,影片着重表现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之外的另一条战线的智慧与诚意,即“统一战线”,团结和争取一切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实现多党合作、协商建国的政治目标,最终完成了首届人民政协会议的政治使命,通过了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做出了国旗、国歌、国都、纪年的历史性决议,选举了新国家的领导人,合法地接生了人民共和国。

不贪功的韩三平披露,由于筹备、拍摄与制作时间只有短短6个月,陈凯歌导演为其出了个应急的好主意——用全明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请一些具有独特魅力与高超演技的明星出演,应该说是保险而唯一的选择。”韩导演一个个去电话:“共和国60大寿,咱当孩子的总该送份大礼吧……”不过,起初也没有打算请如今这么多大明星,也就列了20多,可很快,愿意“凑份子”的“滚雪球”般地壮大到170位以上。那几个月里,据传电影圈里常常这样打招呼:“你‘建国大业’了吗?”似乎不进此剧组就不算“红”,就不够“一线”。

除了为祖国献厚礼责无旁贷以外,明星们也冲着韩导演的诚意、“面子”和他过去不时给电影人的“帮忙”。实际上,大家更熟悉“韩总”——韩三平是最大国有电影企业“中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业界颇具影响力。今年初,拿到去年一大奖——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他是电影界(包括娱乐圈)当选第一人,因为他让中国电影的内地票房呈现“井喷”之势,其集团推出一系列高成本高回收的电影运作模式,把自己制作发行的影片占到2008整个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全年8部进入“亿元俱乐部”(人民币)的国产片均有他参与其中。如今,中影拥有庞大的电影产业链。而《建国大业》是韩三平18年来头一回重操旧业当导演。

而在“神形兼备”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我们会更注重‘神’。”许多明星在出演中既能够吸引住眼球,也拥有强大的“气场”,仅仅几个镜头的亮相、一两句台词,就能抓住人物精髓。即便陈凯歌、姜文、冯小刚这3位导演也出手不凡,其表演让人过目难忘。

 

突破在继续

近30年来,“毛泽东”、“蒋介石”不时出现在银屏上。而每次出现,都伴随着一次突破,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无论艺术创作,还是思想观念上。

韩三平的前一部导演作品,是18年前拍摄的《毛泽东的故事》,影片从1947年写到1975年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女儿,它从人性化角度入手,将毛主席请下“神坛”,让观众看到一个生活化了的毛主席形象,上映后获诸多褒奖。

在以往的影视题材作品中,“蒋介石”仍比较脸谱化,经常还是一副发号施令、唯我独尊的模样。此回首次出演这一角色的张国立主演并执导过许多高收视的电视剧,他很珍惜自己比其他许多明星“奢侈”的38场戏,试图“还原”气质多面、“有别以往”的蒋介石,呈现其多层面的心理变化。

扮演毛泽东的唐国强,已在近20部影视作品中扮演过同一个角色,每次都有新发现和新表达。前不久他执导的反映人民共和国如何建立的50集电视连续剧《解放》热播,里面第一次客观甚至“正面”地表现了江青这一角色。唐1976年就已成名,也一再强调自己不是“特型演员”。57岁的他表示,“想演更多不同的角色是演员的天性,但对于毛泽东,太有得演了——我希望自己70岁的时候还能演毛泽东。”

在《建国大业》中,观众们还惊讶地“发现”,原先“熟悉”的领袖人物固有形象全被打破:以前总是温文儒雅的“周恩来”居然“会”勃然大怒,也能在得知大捷消息后喝醉酒。而充满“醉意”的“毛泽东”孩童似地张嘴笑着歪倒在一边,想象新中国的诞生……“这段喝酒戏看哭了不少院线经理。”另一位导演黄建新介绍道。“这样的细节给人以亲近感等多重感受,特别能够打动观众,虽然拍领袖人物想突破很费劲。”中国电影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饶曙光研究员指出。

“此次突破的地方就是想让镜头深入到历史人物的内心。”黄导演认为,“现在是我们能够站在更加理性的层面看待历史的时候了。”

 

不能拍成“老”电影

第一次开主创会,黄建新就强调要拍一部“现代”电影——有现代电影意识和现代电影表现手法。“一般这样的电影700多个镜头,而《建国大业》1500个镜头,近似于很多大商业影片的镜头数量,这是符合现代人节奏感的。我们希望用镜头、音乐、隐喻等电影语言代替直白。这部戏要大气,就是它不‘纠缠’,行云流水一般,但这就是历史。”

现年55岁的黄导演本人正是以拍出中国“新”电影而成名的。1985年,他首次独立执导的影片《黑炮事件》,在镜头运用、形式感、探索民族文化心理以及政治模式对人的禁锢所造成的异化等方面均有新意。

近些年,在“监制”的名单上经常能看到黄的名字赫赫在列。他不仅监制了数部优秀华语片,也作为监制帮助昆汀·塔伦蒂诺完成了《杀死比尔》及《木乃伊3》等影片。现在他还担任了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一职。

“我一直喜欢表现‘小人物’。”黄建新说。其影片里面的那些属于20世纪80、90年代的声音和场景令很多观众倍感亲切,有专家则称,“这样的电影本身已经成为一份具有社会学意义的档案。”而这次黄建新也是被韩三平一个电话“拉”进剧组的——联合导演,拍的更多的是“大人物”。两位其实是老同学,曾同在北京电影学院83级导演进修班学习,此次成就了他们26年后的又一次亲密合作。黄建新“习惯性”地加进了很多“小人物”的视角、情怀与幽默,让很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也“看得进去”,并把很多片中的历史人物当作新偶像。

黄导演还“慧眼”引荐香港“80后”(27岁)许宏宇——几乎没有受过正统中国革命史教育、也从未独立剪辑过一部片子,任《建国大业》的剪辑师。韩、黄导演从来不多对他提要求,以放手使之按照自己认为对的节奏和叙事方式去剪。

“从技术层面上看,剪武戏相对容易一些,因为主要考虑到节奏和视觉效果就可以了;而文戏要剪出味道很难,需要很多技巧。”许宏宇说,这次《建国大业》几乎全是文戏,“黄建新导演给了我很好的‘训练’,像不同的开会的方式等等,让我学到很多东西。”

剪掉很多明星的戏确实难以下手。大导演吴宇森演了3天,可最终他的戏份被两位导演和许宏宇完全拿掉。“他演得其实很棒,只是剪出来实在太长了,韩导演都不敢和他说,不过吴导演知道后一点抱怨都没有,反而安慰说‘导演不就是干这事的嘛!’”

“要把中国电影搞上去,我们只需解决两个问题——工业问题和制作问题(包括科技问题),一旦我们把这两条和灿烂的中国历史文化结合以后,中国电影前途无量!”韩三平信心满满。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