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去头顶上的华丽泡沫,抽去身下的国外注资,当代艺术晃悠悠地从顶端回归现实。曾经川流熙攘的明星艺术区人影冷落,画廊纷纷关门,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成交率每况愈下...... 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不甚景气的艺术市场上寒风呼啸,吹袭着众多梦断的画家和持观望态度的投资者。但恰恰是在这个时候,沉默了两年的观音堂画廊街选择了逆流而上,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振臂高呼。
2008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条画廊街--观音堂文化大道隆重举行建街三周年庆典活动。55家画廊联手办展,百余位画家才情齐聚,几千幅佳作精彩奉献,艺术绿洲在寒风中洋溢出勃勃生机。同时还召开了云集国内知名学者和艺术市场营销专家的主题专场研讨会,可谓视听双收。
在当代艺术市场被刻意捧高时,观音堂在一片哄抢声中保持沉默。面对周边画家和投资者的蜂拥而上,它没有盲从,只是冷静地观望和酝酿,等待时机。当代艺术市场投资与哄抢并存,其状态与股市多有类似。炒作时形势尚好,但撤资的时候却出现了多家跌落、外资画廊频频关闭的情况。投资者开始握紧了手中的钱包。市场重新洗牌后,很多哗众取宠之作被冲刷下来,但优秀画作的价钱却没有太大浮动,因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已经慢慢形成自己的固有价值,不再任由市场摆布。与此同时,本土画廊的优势开始彰显,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观音堂由幕后转至台前,接受市场的检验,并期待向国际展示自己的魅力。同时也希望那些厌倦了画家与拍卖行相互炒作、哄抬价格的收藏者能够在观音堂文化区找到真正赏心悦目的佳作。
观音堂画廊街于2006年6月18日正式开街,总营业面积七万平方米,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汇聚了来自国内外共53家以经营中国当代油画为主的一线画廊,从硬件规模到软件品质都是独一无二的。与之前其它以自发形式形成的艺术区不同,观音堂画廊街是第一个以经营中国当代高端、主流艺术品为明确市场定位的艺术聚集区。
观音堂画廊街被誉为“不收门票的美术馆”和“永不闭幕的艺博会”。主流市场的理念,国际化的视野,实力派画廊的入驻,原创画家作品的代理,这些都是促使观音堂文化大道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一大亮点的有利因素。众多画廊集中在一个整合的市场空间内,相互竞争与学习,并不是单打独斗地面对市场。而这样一个联合共享的展卖平台,又必然催生“规则”的出现来规范整个行业,使之健康良性地发展。这也正是整个中国画廊业所需要的摸索和转变。
在过去的三年里,画廊街的创建和发展可谓一波三折。虽经历多次危机,但都能安然度过。如今,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又带来了一轮新的挑战。画廊街一直以来秉持的“规范、健康、长线”的经营理念和“唯美、传统、原创”的学术之道使它在面对这次危机时并未出现像其它艺术区那样的危机骨牌效应,这是业内理性的认同。观音堂画廊街值此岁末之时隆重拉开庆祝建街三周年活动的帷幕,意欲在当前形势下在抓住机遇,以蓄势待发的面貌踏上新的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