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文化纵横>>> 文化
复兴琉璃工艺
吕 翎 · 时间: 2008-09-01 · 本刊记者 冯建华

美国康宁玻璃艺术博物馆收藏杨惠姗作品“澄明之悟”

2008年8月23日上午,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人流量比往常明显增多。当天中午,位于该公园之内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将上演奥运会足球决赛,对阵双方是夺冠大热门阿根廷与被誉为“非洲雄鹰”的尼日利亚。

在鸟巢以北不远的地方,有个被称为“祥云小屋”的展区,这里集中介绍中国大陆各省区及港澳台地区有特色的风情文化。走进这些占地约百平方米左右的“小屋”,立刻被一种古老的原生态文化所感染,这与外面喧闹的场面正好形成反差,使人火热的心情也突然安静了许多。倘佯在一个个特色精制的“小屋”,台湾的琉璃工艺是给人印象较为深刻的一个。

琉璃是中国古代对玻璃的称呼,现在所指的琉璃,一般是指加入各种氧化物烧制而成的有色玻璃作品。由此可以说,琉璃只是玻璃的一个种类,但其范畴远较玻璃要小。琉璃采用彩色人造水晶烧制而成,其工艺繁复,需数十道工序,且以手工为主。因其“火里来,水里去”的工艺特点,佛教认为琉璃是千年修行的境界化身。在所有经典中,都将“形神如琉璃”视为佛家修养的最高境界。

作为一种古老的工艺,琉璃据传在中国有两千多年历史。然而,琉璃大多为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着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而且,到了大约十四世纪中期,这种古老的工艺一度在中国濒临失传,其时能制作出来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往往被称为“药玉”。直至如今,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琉璃仍然只是见诸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古时皇宫)上的“琉璃”瓦,民间仍很少见。

千水一跃九重天

不过,事情也许正在发生悄然的变化。走进台湾“祥云小屋”,摆在橱窗里的琉璃展品立刻会让人眼前一亮。在灯光的衬托下,一件件造型各异的琉璃展品显得晶莹剔透,美仑美奂,栩栩如生。其中,一个被称为“百合如玉”的展品更是让人赞不绝口,很多人在其面前驻足观看,拍照留影。工作人员杨红告诉记者,自8月9日开展以来,台湾“祥云小屋”平均每天接待游客七、八千人,最多的一天接待了2万多人。

“过去在中国,知道琉璃的人少,现在来我们这里参观的人当中,我看至少有一半的人知道琉璃,并且对琉璃作品非常感兴趣。” 杨红说。

对于琉璃为何不为大众所熟知,杨红解释说,这主要与琉璃的材质比较脆弱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琉璃是玻璃做成的,而在人们的观念中,玻璃是易碎的,是容易消逝的,于是,有句话这样形容琉璃:“它美的令人心碎”。

其实,很久以来,琉璃已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之一。然而,由于它的脆弱性,加上观念的偏见(在很多人看来,琉璃就是好看的玻璃而已),琉璃受到普通民众喜好和珍藏的程度远远低于其他四大名器。

杨红进一步解释说,中国人一般都喜欢玉,认为玉是一种吉祥物,是人与上天沟通的媒介。而与此相对应,在很多西方人看来,玻璃才是人与上天沟通的媒介,因此,在西方很多教堂的顶上,往往都嵌有一块彩色的琉璃。

与此同时,由于琉璃的艺术价值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市场潜力看涨,如今在中国生产开发琉璃产品的商家逐渐增多,但大多规模较小,艺术力量薄弱,这种鱼龙混杂的场面,一度引起业内人士的忧虑。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商家中,起步较早、技术力量颇为雄厚的当属台湾的“琉璃工房”(Liuligongfang)。此次奥林匹克公园推出的台湾“祥云小屋”,就是由“琉璃工房”负责主办。

追风

“琉璃工房”的诞生及发展,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同时又充满了坎坷。1987年,曾经数度获得台湾金马奖的演员杨惠姗,和同样获得金马奖的导演张毅,由于一次偶然机会的触发,决心学习一种当时只有法国人掌握的“脱腊铸造法” (pate-de-verre)的琉璃工艺,他们希望用这种工艺叙述中国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于是,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琉璃工房。

然而,他们的起点几乎是空白。因为琉璃工房当年成立的成员,没有一个人懂琉璃,在作琉璃之前,几乎全是电影工作人员。最初的三年半内,他们所做的实验大多以失败告终。期间,由于对琉璃工艺历史所知甚少,一直当它是“舶来品”,因而早先他们只是通过外国书籍学习“脱腊铸造法”。直到有一次在国外资讯中了解到,中国其实早在汉代(前206-公元220)已基本掌握了“脱腊铸造法”。于是,“琉璃工房”便转向从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汲取养料,并逐渐有了较大的进展。

如今,“琉璃工房”的作品,取材广泛,不再局限于古代佩饰及嵌件,而且逐渐向大众生活渗透,制作了诸多系列的琉璃生活用品。杨红解释说,前者大多是纯艺术创作,后者是为了市场化的需求,以适应现在商业化的形势。事实上,近年来,“琉璃工房”也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回报,如今在国外及内地一些地方已开设了分公司。

2007年3月,“琉璃工房”创始人杨惠姗在纽约美国顶级艺廊Leo Kaplan Modern 展览期间,世界最权威的玻璃专业博物馆“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收藏了她创作的琉璃作品“澄明之悟”。在“琉璃工房”的员工看来,这是“琉璃工房”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说明了世界权威机构对“琉璃工房”水平的认可。

“复兴琉璃工艺,是想通过玻璃这个无色透明的材质表达我们对于生命的感动,同时也是对于一种民族历史文化的重新认知。”杨红说。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