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文化纵横>>> 东方西方
一个外国作家眼中的新疆
吕 翎 · 时间: 2008-04-25 · 本刊记者 陈姌

 

2007年的夏天,居住在北京的加拿大女作家李莎(Lisa Carducci)完成了她的第三次新疆之旅。不到半年时间,外文出版社便出版发行了记录她此次旅途所见所闻的《这些新疆人》(These Wonderful People of Xinjiang)的英文版和法文版图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最炎热、最干燥的地方,面积约占全国领土面积的六分之一。这里生活着除基诺族外的55个民族。作者在书中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新疆别具一格的美丽景致和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

谈到写作初衷,李莎说: “我在中国生活了17年,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中国的经历使我发现了外国人希望了解的真正的中国。一些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当他们说到新疆,往往会想到‘恐怖主义’、‘民族冲突’、‘歧视女性’、‘很偏僻很贫穷、小偷多的地方’……事实上,这些都是偏见,都是虚假的东西。我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试图消除他们的偏见。所以,每次写文章、写书,我都要找到一个方法让人们了解真实的情况。写普通百姓的故事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法。我不想用说教的方法告诉外国人说‘你们对新疆的看法是不对的’;而是通过新疆普通百姓自己的话来给外国人讲故事。所以《这些新疆人》是专门写给外国人看的。”

书中记录了20多位新疆普通人的故事。他们来自14个不同的民族,既有餐馆老板、乡村卫生站自学成才的女医生,也有蜜瓜种植专家、伊斯兰教教长、骑马守边疆的妇女,等等。据李莎介绍,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她考虑到了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的平衡,对文盲和高级知识分子一视同仁;既去了大城市也去了偏僻的乡村;既采访了穷人也采访了富人。

自1991年起,李莎便在北京工作生活。汉语流利的她曾在大学教授法语和意大利语;曾受聘于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也曾在北京周报社担任编辑、翻译的工作,同时撰写专栏。这段经历使她在透视中国实际情况时具有独特的视角。

“做一个好的采访需要知道各方面的情况,包括地方的情况和人的情况,这样问的问题才更有针对性。我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1993年和2005年去过新疆两次,因此知道应该问哪些问题、哪些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初来乍到,是根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书的。我是作家不是记者。所以,这是一本作家视角的书,不是记者视角的书,”李莎对记者说,“我曾经以记者的身份写过书,拥有自己的专栏,每星期写一篇关注社会问题的评论,内容有赞扬也有批评。这是记者的视角。作家则不一样--作家写书没有任何预设的前提。我可以挖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让他说出点儿什么。”

据李莎介绍,自己的采访方式与中国记者相比有很大区别:“我书里写的这些人很多都接受过国内媒体的采访、上过电视,所以难免会说些‘场面话’,有的甚至直接把自己出镜的光盘拿给我看。我说对不起我不想看,我想听你给我讲自己的故事,我要写的是你的真实生活。比如,去一个伊斯兰教教长家采访的时候,我发现他的二女儿虽然只有9岁却化了‘连心眉’的妆,就是把两条眉毛用眉笔连在一起。这是维吾尔族女性美丽的标准,但可能其他民族不会这样做。我觉得这点很特别,于是就把她拍下来作为插图放在书里。这其实是很普通的生活。一般的中国记者在采访中可能不会注意这些细节;也有可能他们注意到了,但认为这并不重要,于是就忽略过去了。看完这本书,读者们会想跟这些新疆人一起聊天、吃饭、生活。”

从最北端的中俄友谊峰到最西端的中吉边境,从最东端的哈密市到最南端的和田市,短短5周时间里,李莎的足迹遍布新疆各地。当然,作为第一个以描写普通人的生活向世界展示当代新疆风貌的外国作家,李莎在旅途中经历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然而,她对此并不以为然。“在我的字典里没有‘困难’和‘辛苦’,因为我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她对记者坦言,此次写作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翻译工作。“我的采访对象里很多人要么说普通话有很浓重的口音,要么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有的时候,连陪同的翻译也不明白他们到底在说什么。所以我只能反复听采访录音,并经常向陪同人员或是当地官员核实基本情况,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在书的结尾,李莎用《亲如一家》为题,概括此行感受。她写道:“在新疆,没人用‘老外’来称呼我。维吾尔族人总是把我当成他们中的一员,并直接用维吾尔语同我交谈。我感觉自己仿佛是中国人的一份子。”

“《这些新疆人》一书完成了,但我的任务并没有完成,那就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十几年前我就有这个愿望,没想到梦想就要成为现实。生命不息,努力不止。我希望成为称职的使者。”李莎在去年年底的一份采写感想中这样写道。

上个月,她刚刚从宁夏回族自治区采访归来。“虽然只有5周时间,但那里的治沙工程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用‘奇迹’来形容并不为过。我的采访对象比在新疆多了一倍,有40多人。如果顺利的话,《这些宁夏人》的英文版和法文版预计今年8月份面世。今年9月,宁夏将迎来建区50周年纪念。这本书也可以算是献给宁夏的礼物吧!”

李莎的愿望之一便是完成全部五个自治区的采访。因此,接下来她还计划去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采访。

“很多人把我说成是‘无条件为中国辩护的人’,其实不然,”她无奈地对记者说,“《这些新疆人》一书涉及中国少数民族在教育、工作方面的待遇以及思想行为自由、人权、宗教、计划生育政策等问题。我对此均采取了公正的态度。我所写的都是我的切身感受,没有任何虚假的成分。我所采访的人也都非常坦诚,没有任何人‘被政府收买为其唱赞歌’。当然,在我的书中,也有一些批评和疑问。”

在最近接受《中国日报》的采访中,李莎曾这样表示:“我为中国辩护是因为我认为中国是对的。我相信那些谴责中国的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我也许会犯错误,但那些错误都是真诚的。中国是我家。如果我必须离开这里,对我来说,(叹气)将是世界末日,我也将不再生存。”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