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文化纵横>>> 文化
国粹京剧走进中小学课堂
吕 翎 · 时间: 2008-03-03 · 本刊记者 冯建华

 

兴趣培养与强制学习的矛盾

京剧被称之为“国粹”,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但这是否意味着中小学生必须要学习呢?这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

北京市民刘先生认为,京剧作为一种具体的艺术门类,只能以培养兴趣的方式让学生自愿接受,而不能以教学任务的方式强制学生接受,“京剧对于小孩来说太具体了,如果非得让孩子接受,万一产生逆反情绪怎么办?”刘先生提出疑问。

对于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湖北省(试点地区之一)武汉市第25中学音乐课知名教师梅德梅既兴奋又担忧。

“京剧进课堂,有必要,但问题在于学生很难对国粹感兴趣。”梅德梅直言,她所在的学校在音乐课中已经涉及到一些京剧经典唱段,但从教学反馈看,并不是很理想,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因此,在梅德梅老师看来,现在的初中生喜爱听电子乐和摇滚乐,让这群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对京剧产生兴趣恐怕很难。因此,当前重要的问题不是老师怎么教京剧,而是如何激发孩子们学习京剧的兴趣。

北京的一位李姓中学生家长甚至认为,将京剧列为中小学课程,未必能够起到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的目的。“京剧本来就很传统,而小孩子从生下来接触的就是现代文化,两者能兼容吗?他们能理解那些传统的戏剧文化吗?”李女士认为,传统思想和现代意识在很多方面是背离的,大多中小学生很难在这两种思想之间实现很好的转换。

但是,对于以上种种担心,天津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刘长兴则认为,现在有些孩子不了解京剧,没有喜欢上京剧,其实主要是与对京剧的宣传力度不够很有大关系。

“我们相信,当对京剧有了一定量的普及和宣传之后,会发生某种质的变化。孩子们会喜爱的,京剧也绝对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实践证明,很多孩子也是很喜欢京剧的。” 刘长兴表示。

与刘长兴一样,北京八中校长台峰对京剧进课堂也持积极肯定的意见,他认为传统文化应该让后辈人传承,把京剧纳入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肯定会对京剧的普及起到促进作用。

 

为何选的大多是“样板戏”

目前,此次试点共有15首京剧唱段入选,令人关注的是,其中“样板戏”或“红色京剧”唱段(产生于特殊时期、带有明显政治色彩)占了绝大多数。于是,很多人提出疑问,中小学生学习的京剧,应该是以“样板戏”为重点还是以“传统戏”为重点?

“让学生了解京剧就应该从最接近传统的学习,而样板戏是特殊时代的产物,不能代表传统艺术。”作为京剧票友的北京市民乔先生认为,让孩子学习样板戏更像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不是去了解一门艺术。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关正则认为,相比于传统戏目,“样板戏”更通俗易懂,对于接受京剧启蒙的中小学生来说比较合适,“传统戏中有许多词句小孩子并不能很容易理解,而样板戏里的词句则更为现代化。”张关正说。

参与了中小学京剧课教材编写工作的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表示,此次入选的15首京剧唱段是在广泛征求中小学教师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遴选而出的,代表了京剧艺术的主要特点。

2008年2月25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姜沛民在当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进一步解释说,为了选出适合中小学生的有代表性的京剧剧目,教育部组成了一个专家委员会,现在入选的剧目都是由这个专家委员会经过仔细斟酌提出来的。

“针对整个试点,入选的一些剧目到底是否合适,我想大家可以进一步关注,包括大家有什么建议,我们可以学习和听取。” 姜沛民司长坦言,教育部将在实践中来完善这项试点,不过目前“对整个改革的方向还是肯定的”。

成为学生新“负担”的隐忧

学生“负担重”一直是中国教育难以回避的话题。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城市里的很多中小学生就早早地感受到了学习的压力--英语、钢琴、绘画等各类兴趣班,几乎占据了孩子所有的课余时间。因此,在以升学为目的应试教育体系内,很多人担心,如果把京剧列入中小学课程,稍有不慎很可能出现两种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一种是京剧课程华而不实,流于形式,学生根本学不到东西;另一种可能是京剧课程成了压在中小学生身上的又一个新“负担”。

武汉市初二学生王美宜表示,个人很愿意学习京剧唱腔,了解经典唱段,但前提是“不能成为额外的负担,而是作为拓宽知识面的一部分常识性学习”。

对于这种担忧,中国教育部解释说,京剧课不会增加音乐课学时,而是纳入原有的音乐课程之中。此外,试点京剧教育不是为了把学生变成票友,也不能看作是特长教育,只是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