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文化纵横>>> 文化
创意时代的手工业
吕 翎 · 时间: 2007-09-07 · 本刊记者 魏尧

 

2007年8月19日,来北京刚两个月的王怡第一次接触到创意市集。她在厦门大学读了七年生物学,后来来到北京某家从事市场研究的外企工作。她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对北京充满了不好的感觉,跟自己呆了七年的厦门相比,北京过分的城市化显得冷漠而陌生。

直到来到创意市集,她才发现北京有他独具魅力的地方。从2006年秋天《城市画报》开始推广这一活动开始,这算是创意市集第四次进京,每次都具有特别的地方。

 

什么是创意市集?

2006年9月,广州的《城市画报》杂志社在网上发放了一个登记表,对10月到11月将在北京和广州举办的一个名叫“创意市集”(i-Mart)的大型“摆摊”活动进行报名。

这种市集其实就是一种跳蚤市场,以年轻人为主体,出售“新鲜”、“潮流”的创意作品,时尚的或怀旧的、日用的或休闲娱乐的、平面的或空间的,不管形式如何,只有有创意,并且有商业价值。我们在市集上看到大量的布偶玩具、手绘体恤、自制碟片、创意小本儿、CULT风格的漫画书、搪瓷茶杯,以及各种各样说不清用处的玩意儿。

《城市画报》的组织者告诉记者,在决定推出这项系列活动之前,他们考察了中国商业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当然包括杂志社所在地广州,他们将这种贩卖创意手工作品的摆摊活动用了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词组概括,叫做城市文艺复兴。

在这场文艺复兴中,北京理所当然成为第一站。2006年10月21日到22日,在号称亚洲最大的书店“第三极”广场上,北京第一次举行了创意市集,这也堪称中国创意界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事件,至今也深受创意达人和爱好者们的怀念。

随后回到大本营,结合2006年广州国际设计周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创意市集,彻底将新人类摊主从过去的小商小贩的身份拉升到艺术和设计从业者高度,这意味着严格意义上,我们应该称其为设计师。

之后在短短十个月内,上海、天津、重庆、深圳、成都、厦门、苏州……创意市集迅速在祖国大江南北全面开花,成为当今时尚达人和艺术青年中最为热度高涨的事件之一。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1   2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