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文化纵横>>> 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双和”主题
· 时间: 2007-02-08 · 本刊记者 唐元恺

“种下一棵树,就能进天堂。”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这句经典语录,频频被参加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高僧们所引用。他们表示,佛教通过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等教义,能够为构建世界的和谐关系发挥独特的作用。

与“和谐”相同,“和平”成为“论坛”的另一个主题词。此次盛会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边国际宗教会议,它于4月13日在杭州这一千百年来与佛教血脉相通的旅游名城开幕。

“和平发展的中国,期盼着和谐共生的世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刘延东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说,在战争灾难、恐怖暴行、贫富差距、环境破坏、毒品走私、恶性传染疾病等问题日益突出,对世界和谐、人类和平提出了严峻挑战的今天,世界佛教论坛的举办反映了时代的呼声,体现了佛教界关爱众生、关注社会的理念,对包括宗教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建设和谐世界,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开幕式上,另一位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宣读了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特意发来的贺信。信中盛赞佛陀释迦牟尼充满人性与伦理的理想孕育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精神传统,使得2500年以后的今天数以百万计的人们过着高尚的生活。安南秘书长认为,释迦牟尼的和平理想也许比以前任何时候都与世人更加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想要战胜人类当前在和平与安全、发展与全球环保的领域里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就必须摒弃狭隘、短暂的一己之利,站得更高,把人类的福祉与个人的幸福看得一样重要。”在他看来,无论人们的出身、种族、文化或信仰有何种不同,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生活在同一个家园,一个日渐变小的星球。因此应该为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和谐与和平共存而共同努力。”

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也出席了“论坛”,这是他第一次在国际性的会议上公开亮相。身为中国藏传佛教界的一位活佛,他表示,“在佛陀慈光的加被下,三大语系佛教平等相处,彼此尊重,共生共荣,中国社会具备良好的佛教信仰环境,护国利民则是佛教对国家和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佛教的三大语系在中国都存在,即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同属大乘佛教但又特色鲜明的藏传佛教。

包括世界各地三大语系佛教的领袖、主要国际佛教组织负责人在内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高僧大德、著名佛教学者和政要官员参加了此次大会,同时也体现出“论坛”所强调的全球佛教“和谐共融”的想法。他们认为,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教义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

“佛教之于‘和谐世界’的意义,重在其自身内蕴的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觉醒认为。他的理由是:佛教在净化人心、服务社会方面具有强烈的主动性--自创立以来,它始终把觉悟世间、改造世间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佛教的道德提升理念有助于人类道德的养成和社会与世界的和谐发展;面对着种族歧视、民族对立、宗教矛盾、局部战争、恐怖暴力的社会缺陷,佛教的“缘起”和慈悲理念有利于化解仇恨、平息纷争、维护世界的安宁与和谐。

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指出,佛教的“缘起理论”告诉我们,宇宙、万物与人类是相互依存,同体共生,不可分割的整体,其精神内核用一个词表达,就是“和”。“顺应‘缘起’法则,正确处理好人我关系、物我关系以及身心关系,实现各种关系的和谐、均衡与圆满,此乃人类所能达到之最高智慧和境界,基于现代人类的语境,就是我们称之为的‘和谐世界’。”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1   2   3   下一页  

相关报道:
· 佛教在欧美 [2007.02.08]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