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程启迪的卧室,给记者影响最深刻的是床铺对面的一座大书柜,7分为上中下三栏的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各类书籍,旁边的书桌上,十数本厚薄不一的书册占据了桌面大部分位置,而墙上悬挂着的几张美国NBA巨星艾弗森的海报则为房间增添了一点活力和青春气息。
房间的主人程启迪是北京丰台区一位正在念高中2年级的男孩,因为条件有限,这个房间同时兼具了卧室和书房的功能。“除了读书和打篮球,我没有什么别的爱好。”程启迪告诉记者,“但是,你别看我书柜里有很多书,其实没有几本是我想看的。”
“我没时间读我爱读的书”
透过书柜的玻璃门,记者看到里面陈列着大量诸如《高二英语四点一练》,《高中语文古诗对照注释》之类的教学参考书,从高一到高三都有,甚至有几本高考冲刺指南类型的书也摆放在明显的位置。
“一部分是学校要求学生自己买的,还一部分是妈妈帮我选购的,里面我有时间真正读过的很少。”程启迪说,“尤其是那几本高考指南,我现在根本就看不懂,而等到高三,这些书恐怕都过时了。”
程启迪关上房间的门,打开书桌紧锁的抽屉。“这些是我最近在看的,不过每天完成作业和复习功课基本都要到10点,所以进度很慢。”他对记者说。
在他的抽屉里,记者看到巴金先生的《家》以及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程启迪说,父母并不知道自己在看这些小说,如果知道的话肯定是要被没收的。
“学校每天布置的作业一般要花2个小时左右能写完,然后得自己温习功课。”程启迪无奈地说,“父母对于每天学习的要求是按时间来计算,而不是学习量来计算,也就是说,规定10点睡觉,10点前都必须学习,即使你速度快,提前温习完当天的功课,只要时间还没到,就得继续做参考习题。这样的话,我只能是在每天睡觉前读一会儿课外书。不知道其他同学是不是也爱看课外书,不过他们也一样没时间。”
说着,他忽然狡黠地一笑,“当然,我也有关上房门偷偷地看,并且能够抢在他们进来察看之前将书藏起来。”
当记者从他抽屉底下翻出一本日本漫画《篮球飞人》的时候,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也喜欢篮球,可是很少有机会能去看电视里播的NBA比赛,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大多在上课,这套漫画我们许多同学都在看,确实不错。”
“我能理解父母和老师的心情,并且努力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不过我不会放弃自己读书的爱好,以后在大学里,我会有机会读遍我喜爱的书。”
漫画、卡通是最爱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小程这样苦于无暇阅读课外书籍,那些有时间阅读的孩子又在读什么书呢?
中国西南部的广西省南宁市的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做了一个简易的问卷调查,两个班100多名同学写出“自己最爱看的课外书”,结果《读者》(一份受到中国读者喜爱的大众化刊物,最初以美国《读者文摘》为仿效对象,至今已形成自己以人文关怀为主调,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风格)遥遥领先。可是,根据一些同学做的“民间”调查,结果与之大相径庭,漫画和武侠小说位居榜首。
根据南宁市的一份调查显示,当问到小学生爱看什么课外书,得到的几乎是标准答案:漫画、脑筋急转弯、神话、作文选。而中学生阅读面要广一些,涉及到娱乐、电脑、武侠、游戏、童话、科普、军事、体育、唐诗宋词、校园小说等众多门类。从南宁市十四中初一学生提供的112本已阅读书名中,漫画独占鳌头,有31本;魔幻、悬疑、爱情、武侠、校园小说共37本;中国名著9本。而南宁市二中高一年级学生提供的224本已阅读书名中,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遥遥领先,占了25%;《大众软件》等电脑杂志和《魔戒三部曲》、《哈利·波特》等魔幻小说,各占10%;外国名著占7%;中国名著占得份额最小,只有2%。(数据来源:南国早报)
中小学生课外读什么书好,已经成为专家学者,乃至整个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南宁市二中语文组组长彭俊姣老师认为,现在的中学生虽然阅读面比较广,但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的学生存在猎奇心理,只对故事情节感兴趣;有的学生则着迷于漫画书。
作为语文老师,她希望学生的阅读面广一些,这对他们知识积累、增加理解能力大有好处。她并不主张学生读教辅书,特别是作文选,虽然上面有很好的范文,但看多了会形成思维定式,写出的东西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她认为读名著对学生道德的感染和熏陶有一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