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文化纵横>>> 东方西方
“德国人比我想象中幽默......”
· 时间: 2007-02-04 · 本刊记者 徐蓓

 “如果没有这个比赛,也许我这一辈子都不可能踏进德国大使馆。”24岁的云南姑娘段玉洁这么对记者说。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06年德国大使馆“海涅和布莱希特纪念年”诗歌创作竞赛中,这位云南师范大学美学专业的研究生段玉洁凭借自己的中文诗歌作品--《夜的二十四行诗》,从全国130首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
    12月初,德国大使馆为这次比赛举办了颁奖仪式,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博士亲自为段玉洁颁奖。“这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个惊喜,我太激动了!”在德国大使馆举行的颁奖仪式上,专程从两千公里之外来到北京领奖的段玉洁两次重复“激动”这个词。

 

                                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外国人

 段玉洁的家乡云南省以风景秀丽而著称,虽是旅游胜地但并不像北京、上海这样开放。“说实在的,在这之前,我从未见过这么多外国人,”她说。
    由于所学专业以及地域的限制,段玉洁此前并未同德国有过“如此亲密”的接触。在同德国大使馆工作人员接触的几天里,她深深地体会到他们的热情和真诚。“他们非常照顾我,真诚地对我表示祝贺。在同我合影的时候,他们会搂着我,就像对待朋友一样。”段说这与她想象中的德国人不太一样,“比我想象中幽默。”
    作为参赛获奖奖励,段玉洁将得到赴德交流学习两个月的机会。“对此,我十分期盼。”她说。像许多中国大学生一样,段玉洁在参赛之前对德国并不了解。但是,在众多名目繁多的介绍世界各地秀美风光的书籍里,德国那一册给她留下了颇深的印象。“那些好看的图片令我对这个国家很神往。还有,我一直比较欣赏这个民族--严谨并且勇于承担责任。”其实段玉洁的学业和德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攻读的是美学,谈到美学,德国的康德就绝对不能闭口不谈。”

 

                                     一个特殊的大家庭

段玉洁出生于一个传统的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父亲是一名政府公务员,母亲是一名教师。“我父母把我从小就当朋友看待,但是我们家还是非常传统的,我非常敬重他们。”段玉洁说到。能看得出来,家庭对于她来说,意味深长。就连这次获奖的作品《夜的二十四行诗》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
    故事应该回到段参赛之初的九月。“那时,我刚刚成为云南师范大学美学专业的研究生,九月,学校已经开学,我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家乡的电话,是我妈妈打来的,她告诉我,我的太婆病了。当时,老人家已经有98岁高龄了。”段玉洁说。
段玉洁的太婆出生于上世纪初期,正是中国社会朝代更迭、战乱不断的时期。“她没有念过书,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像中国封建社会的许多中国女性一样,她很年轻就出嫁了,但却在生下一个女儿后,被丈夫遗弃了。不久,她带着女儿--段玉洁的外婆,与另一个有一个男孩的男人结婚了。
    这位小脚女人在此后的大半个世纪里,历经生活磨难与艰辛,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承担起养育家庭的重任。“她是我们家的功臣,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敬重她。”
    段说,太婆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勇敢果决,富于牺牲精神,用自己内心的熬煎来换取了整个家庭度过难关。再婚后,太婆生下一个男婴,不久,她的女儿--段的外婆也生了一个女儿。一个本来就勉强过活的家庭,突然要养育两个孩子,而其中的男婴因先天不足,胳膊只有一般人的拇指那么粗,濒临死亡。“当时我的外婆奶水不足,于是,我的太婆做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决定--他放弃了自己的儿子,用自己的奶水哺育了自己的外孙女--我的妈妈。”
这可能是一个有争议的故事,但凡是了解1949年以前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人,都会理解:生存下去是那个时代大多数中国农民惟一的期望。
    说到这里,段玉洁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这样的决定对于一个母亲而言是多么的不容易,当时的心情,相信只有这位老人自己才能体会!”这段特殊的经历,使太婆成了这个家庭的“有功之臣”,也使得这个家庭亲情异常浓厚。

 

                                     夜的二十四行诗

 正因为此,当段听说太婆得了偏瘫病危的时候,一下子就懵了。“我突然意识到了我的太婆--这位高龄老人存在的意义,而当她在世的时候,也许因为平日里学习的压力,自己很少会想到她。我突然想到她可能将离我而去的时候,那种难受是无法言表的。”段玉洁说,“于是,我请假回家探望并照顾我的太婆--我们家里的宝贝。在那一周的时间里,为了照顾她,我几个晚上没有合眼。看着98岁老人进行静脉注射是一件非常心痛的事情:护士很难找到她的血管,每次扎针时看着她痛苦的表情,我就忍不住流眼泪。然而,在她面前,我不能有任何表现……”经过段玉洁一周的照顾,太婆的病情不见好转,但也没有恶化。为了不耽误学业,一周之后段玉洁回到学校上课。
     “本来以为,过些时间我还能回家继续照顾我的太婆。谁知在我回校的第二周,她就离开了人世。而那时,我七十岁高龄的外公,因为心肌梗塞住进了医院。我们全家人一方面为我太婆--这位家中功臣的离去而痛心,另一方面,还要照顾我的外公,这种痛心还不能在我的外公面前表现出来,如果让他知道太婆已经走了,我们都怕他会一下承受不了。”段玉洁说,“我从小一直热爱文学。那时,我突然想到了以前读过的海涅的作品,尤其是他在德国社会动荡时期所写的抒情诗。某个晚上,我心中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我只想写点什么。正好,我看见了德国大使馆诗歌竞赛的通知。”也许是找到了共鸣,段玉洁在电脑面前坐了一夜,反复推敲,用中文写下了代表自己当时的心情的《夜的二十四行诗》。

 

                                         一片新视野

 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这首饱含自己深情的诗歌竟让自己在两个月之后来到了北京,对于一个非德语专业并且从未学过德语的大学生来说,德国文化和与之相关的一切从此可能成为她眼前崭新的一片视野。
    对于2007年赴德交流学习的两个月,段玉洁充满了期望:“我很期待这两个月,我不怕挑战,这次活动为我和德国文化之间打开了一扇门。虽然我没有任何德语基础,我也知道,两个月的学习是根本无法掌握一门外语的。但是,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因为,我对于自己已经开了头的事情就不会停止的,对于我跳一跳能够着的目标一定会努力的。我非常感激德国大使馆为我打开的这扇门,让我有幸能走进去,但是走多远得靠我自己去争取去努力。”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