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大河,唱

《北京周报》记者 原媛  ·   2019-06-11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大河唱;文化
打印
纠错

  电影《大河唱》海报,国内定档6月18日。

    6月18号,音乐纪录片电影《大河唱》将通过大银幕与国内观众见面。这部电影的缘起可以追溯到几年前音乐人苏阳做的名叫“黄河今流”的计划。苏阳来自宁夏银川,他希望把西北民间艺术,通过绘画、影像、动画等多种形式有一个更立体的呈现,探讨西北民间艺术和当下现实的关联。 

  一开始,拍纪录片并没有在苏阳的计划里。2015年,应《大圣归来》出品人路伟的邀请,苏阳把自己的作品《官封弼马温》改编成为《大圣归来》宣传曲。随着和越来越多电影人的接触,苏阳萌生了把西北民间艺人的生活拍成纪录片的想法。 

   马灯电影制片人包晓更觉得这个想法非常棒——“孙悟空可以做成IP,黄河为什么不能?”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雷建军作为监制加入到这个项目,他找来了自己的学生杨植淳还有已经从清华大学新传院毕业的纪录片导演柯永权组成了一支拍摄团队。人类学者同时也是纪录片导演的和渊也加入进来。他们兵分三路,分别跟踪纪录五个陕北艺人的生活。 

  除了苏阳,拉三弦的说书人刘世凯、花儿歌手马风山、皮影班班主魏宗富、秦腔剧团团长张进来都被选定为拍摄对象。镜头纪录下来的,除了他们的演出,还有日常生活状态。 

  年过六旬的刘世凯是陕北人,先后娶过两个妻子,但她们都相继去世,留下三个子女。随着小女儿的出嫁,老刘的内心更加孤寂,想再找个老伴也不容易,只有拿起三弦的时候才显得有了精神。他把自己的故事编成一段《刘世凯传》,记录他多半生的苦痛和不甘。 

  比起老刘,马风山的日子就过得热闹一些。他喜欢唱花儿,这是流传于西北地区的一种情歌,歌词大胆热烈。马风山的家乡在宁夏西海固地区,这里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地区。在当地人看来,马风山的这个爱好“不正经”,但马风山不管这些,他说只有在唱花儿的时候,他才觉得烦恼离他很远。

  张进来是银川最大的民营秦腔剧团的团长。他一直希望为剧团找到更好的出路,但不论怎么努力,每年的收入也只够勉强维持。支撑他坚持下去的就是对秦腔的满腔热爱。舞台也是他宣泄苦闷的一个出口。

  来自甘肃环县的魏宗富也有和张进来同样的烦恼。作为魏家皮影班子“兴盛班”的第四代班主,面对皮影的衰落,也显得不知所措。儿子在外地求学,过几年就要谈婚论嫁了,老魏现在就盘算着手里这堆耍皮影戏的老家活什儿能卖多少钱,怎么才能多赚点钱给儿子娶一房好媳妇。

  2018年3月苏阳(左)在巴西圣保罗的元宵节灯会上演出。

    和这四个民间艺人相比,苏阳是走的最远的一个。他汲取了西北民乐的元素,加上摇滚音乐的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他去哈佛大学开过讲座,去多个国家参加过音乐会。

  2018年夏天,苏阳前往哥伦比亚参加麦德林诗歌节。当时和苏阳一起去的还有柯永权。苏阳当天是压轴出演。柯永权见到了现场来自不同国家,说着不同语言的人和台上的苏阳一起唱“张大哥,李大嫂,放下你的担”。柯永权在这里拍下了《大河唱》的最后一组镜头。

  最后,几只拍摄队伍凑在一起,发现一共拍了1600个小时的素材。他们请来了曾经和李杨、娄烨、李玉合作过多部国际获奖作品的德国剪辑师Karl Riedl来做影片的剪辑。整个剪辑一共花了十个月的时间。

  “剪辑师做了很多不同的版本,也曾经尝试把这几个人的故事分开讲,最后还是决定把他们穿插在一起,”苏阳工作室的天水介绍说。“最后这个版本可能不是最完美的,但是我们能做出来的最好的一版。”

  对电影创作团队来说,来自戛纳的邀请是一个惊喜。5月17日,电影主创亮相戛纳电影节,在戛纳电影节“中国馆”共同出席了“中国面对面”系列活动,与国际电影发行人、知名导演和作曲家对话。在那之后的第二天,《大河唱》在戛纳首度公映。

  电影主创团队介绍说他们之后还会出一个电视版的《大河唱》,用专题片的形式分别讲述五个人的故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