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米夏埃尔·罗斯勒-格瑞申:德国书业应与旧时代告别

《北京周报》记者 赵飘  ·   2018-06-07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德国图书市场;故事驱动大会;文化
打印
纠错

  近年来,全球图书市场整体低迷,其中,以仅8000万人口位列世界第二大图书市场的德国也不例外。研究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德国图书市场一共流失640万购书者,读者数量减少到不足3000万。同时,定期阅读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由38%降至32%。

  61日,德国《书业周刊》编辑米夏埃尔·罗斯勒-格瑞申(Michael RoeslerGraichen)在为期两天的2018年第五届京交会“故事驱动”(StoryDrive)大会上表示:“当今时代,书籍已不再是讲述故事的唯一媒介,读书甚至也不再成为多数人的选择,我们必须面对这一发展趋势,对旧的时代说再见。”  


米夏埃尔·罗斯勒-格瑞申在“故事驱动”大会发表演讲(德国图书信息中心提供)


整体稳定但缺乏活力的德国书业

  尽管面临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其他媒介的强势竞争,德国图书市场在近十年内表现整体依然稳定。不过,结合德国书商与出版商协会的最新调查数据来看,稳定的背后难掩市场萎缩的趋势。 

  除了图书购买者在逐年减少,读者的平均阅读时长和平均读书数量在过去五年中也持续下降,目前只有42%的人每周至少读一本书。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趋势与人们的教育背景无关,换而言之,高学历者的读书习惯同样逐渐在消失。 

  米夏埃尔说,德国人花在各种媒介上的总时间基本是稳定的,但是花在不同媒介上的时间分布发生着变化。例如,2017年德国人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是两个半小时,比2016年多出20分钟。同样,人们用来看电影、打游戏的时间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此外,虽然不同媒介市场的总收入在稳定增加,但2016年至2017年的图书市场营收所占比例却在萎缩,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是唯一一个呈负数增长的市场。 

  米夏埃尔在接受《北京周报》采访时强调说,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人们不再读书了。 

米夏埃尔 · 罗斯勒-格瑞申接受《北京周报》采访。(赵飘摄) 


进退两难的德国人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希望有休闲时间,并在休闲中获得自我提升与满足。然而多数人过度沉迷于数字世界,身边充斥着手机、平板设备,浸入式数字体验无处不在。人们留出的时间和精力绝大部分被数字信息所占据。 

  随之改变的就是人们的读书模式。在有限的休闲时间内,人们很难进行深度阅读,需要高度集中时间和精力的读书体验正在不断消失。 

  因此,一种新的矛盾正在形成,即人们在休闲时需要的自我提升和自我满足感与阅读习惯的丧失之间的矛盾。  

  人们不再阅读了,因为他们有了更加方便的替代选择,新媒体的便利性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阅读。但同时,受访的德国人也表示,如果书籍从生活中完全消失,他们会感觉到一种缺失感。 

  “如何从这种两难局面中走出来?书商和出版机构也在问自己。我们还在摸索的路上。”米夏埃尔说。 


推广阅读是治本之策

  米夏埃尔认为,若想走出两难境地,当务之急是推广阅读,建立起一种阅读文化,帮助德国人、尤其是年轻人避免完全与书籍脱离的状态。 

  他介绍道,在德国,许多机构在共同合作,通过举办阅读推广活动来创造阅读环境和文化。例如,德国书商与出版商协会自1959年起每年会举办阅读竞赛,去年在全德有来自7000所学校的超过57万中小学生参加了比赛。此外,阅读推广组织IG Leseförderung每年会举办“阅读包”活动,来自德国的上百家书店及书展参与其中,将十万余份装有经典读物的阅读包分发至全国。 

工作人员在法兰克福一家书店整理分配阅读包。(图片:Claus Setzer) 

  谈及传统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关系,米夏埃尔表示,只要能促进人们的阅读习惯,无论是纸质书和电子书阅读都一样重要。 

  德国目前有多种电子读书平台致力于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例如,通过阅读软件Pagego,读者可以将自己购买的纸质书一键扫描为电子版,在不便携带纸质书时继续阅读。另一款阅读软件LESIO提供的服务更加新颖,使用者摇一摇智能手机,就可随机获得一本书的章节,如果他喜欢书的内容就可以通过与软件联通的书店在线下单购买这本书。“通过这种方式激发读者购书的不是书籍或作者是否有名,而是书本身的内容,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出版业发展方向。”米夏埃尔指出。 

  同时,他强调,德国书业必须面对的现实是,今天,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已经抢占了书籍原来的地位,成为新的故事讲述载体。阅读对多数人来说已不再是当今时代的主要话题,因此,图书出版及零售业必须与旧的时代告别,适应新的发展趋势。  

  “好消息是,德国书业还是有机遇的,因为人们对于阅读这件事依然保有正面积极的记忆,书籍仍然是能为人们带来美好愿景的一种产品。”米夏埃尔说。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