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首页>>> 本网聚焦
掏“绿牌”叫停气候暖化
本刊记者 唐元恺 · 时间: 2010-01-23 · 来源:北京周报 2010年第4期 1月28日出版
 

据介绍,目前科技部正联合国务院相关部门启动了下一个五年“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将提出中国依靠科技应对气候变化的近期、中期目标,更好地统筹和指导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的开展,切实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很显然,各项具体政策与产品标准的不断出台,将有助于启动低碳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有专家认为,低碳技术普及可能会率先表现在4个方面:工业技术改造持续进行;“智能电网”建设稳步推进;“绿色建筑”进一步推广;以小区为单位的循环环保系统有望试点运行。

“绿色技术研发领域,中国在有的方面甚至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同时表示,并非所有的技术越先进越好,“中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低成本技术。”

他同时指出,中国尚处于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化周期和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城市化中期阶段,这种经济结构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有根本的转变。“发达国家提出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基本解决了工业化对传统环境影响之后倡导的新发展模式,而中国现在既要完成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又要保持经济高速发展,任务很艰巨。”

减排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减排及工业减排,二是间接减排即发挥森林固碳的特殊作用。这些年来,中国政府不仅加大天然林保护,还积极开展人工造林活动,并提高森林的“碳汇”(主要指森林和土地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能力。

 

“低碳”生活

“‘低碳’应该涵盖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嵌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我正努力做到,尽量少留下‘碳足迹’。”北京市民林籍方说。

所谓“碳足迹”通常是指一个活动或产品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综合,是对人们产生的二氧化碳影响地球的形象比喻,“人们日常生活中,开灯、做饭、洗澡、上班、旅行,时时刻刻都在产生‘碳足迹’,而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的数据显示,少开一天车,减排8.17千克;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减排0.2千克……”如今,平日在家,林会使用定时器控制微波炉、饮水机、电脑、电视等的待机能耗。“想步入‘低碳族’行列之后,我最重要的变化是比任何时候都要‘敏感’了。”

林籍方欣喜地看到,最近北京各区县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上,“低碳”这一流行不久的新词纷纷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很多地方都提出要建设低碳社区。他所住的朝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要实践低碳经济理念,完成73.79万平方米居住类建筑节能改造,推进20吨以上燃煤锅炉的改造,建成4个污水零排放小区。此前,位于朝阳区的CBD表示,将打造全球首个低碳商务区,而其东扩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加强低碳的建设,尤其在新建的楼宇上节能、节水、节地。

在一家外资银行工作的李悦表示,自己愿意尝试“低碳生活”并非突发奇想。某天,她偶然在网上发现有种“碳排量计算器”,出于好玩就“玩儿上”了。“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我一年竟要制造4吨二氧化碳,比我们国人每年2.7吨的平均水平高出了不少。”她坦言,这个结果让自己一下子蒙了,开始意识到自己生活中的确存在很多浪费行为,“我的一些生活习惯必须要改变,如应该提前淘米并浸泡10分钟,然后再用电饭锅煮,可减少4.5度电,能减少4.4千克二氧化碳排放……这些都是举手之劳,如果不做就成了浪费之源。”

北京的大学生艾静静则拿出一个给过“无数人”看过的“排碳”账本:开车25.6公里4.72千克+搭电梯24层(5.232千克+用电脑10小时(0.18千克+外食三餐(1.44千克+热水澡15分钟(0.42千克+洗衣机40分钟(0.117千克+开电风扇10小时人均(0.25千克),“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为此,需要种植3棵树。”她还介绍说,去年北京、重庆、南京等16个城市的100多所高校近13万大学生做出了“加入低碳一族,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在12月份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一周节约能源,每人减少1公斤二氧化碳排放,用自己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低碳细节是可以做到的。”上海《新民晚报》记者颜静燕举例说,用手洗代替一次洗衣机洗衣,可以减少0.3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便用了洗衣机二不靠它甩干,而是让其自然风干,能够减排2.3千克;如果每个汽车司机都注意给轮胎及时适当充气,车辆能效就能提高6%,每辆车每年就可以减少9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用微波炉加工食品时,最好在食品上加层无毒塑料膜或盖上盖子,这样被加工食品的水分不易蒸发,食品味道又好又省电;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近1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一直对孙女非要买台跑步机回家“耿耿于怀”的程效涵老人笑称——实际上自己早就是“低碳一族”了。“常年来,我多在户外运动;如今76岁了也很少‘打的’或让儿子开私家车接来送去,大都坐公交;水都是洗完脸或菜后留着冲马桶——过去儿子、孙女笑我‘抠门儿’、‘至于吗’,现在不说了,他们也成‘低碳族’啦。”

“民众对低碳的热情是一件大好事,低碳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民众行为方式的改变。”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的中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周大地研究员表示,先进、高端并非等同于高碳和高耗能,但低碳的生活方式是值得倡导的。而万钢部长则明确表示,社会公众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科技部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了《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组织编制了《全民节能减排手册》,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结合起来。”

去年422日“世界地球日”这一天,由中国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美国环境保护协会等联合主办的重点向社会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全民节能碳减排意识的“酷中国(COOL CHINA)--2009年全民低碳行动试点项目”在北京启动,首批选择天津、上海、西安、南京和重庆11个城市开展试点,并在每个城市选择330户家庭,应用国家环保部宣传教育中心与南京大学联合开发的碳计算器进行家庭碳排放调查和分析,完成《2009年全国11城市家庭碳排放调查报告》;同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大学生在社区开展以“低碳和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公众讲座,组织居民和志愿者制作社区“绿色地图”,开展社区低碳生活方式宣传展览,组织社区闲置物品交换或捐赠活动,在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居民中评选“低碳之星”,还在部分老社区开展乡土植物园建设、雨水回收、自助绿化等环保改造的宣传活动。据中心教育室副主任曾红鹰介绍,今年主办方将汇总首批试点经验汇编成《社区低碳教育与行动工作包》,向全国绿色社区推广宣传。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