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首页>>> 本网聚焦
中国外交与国际形象2009
王逸舟 · 时间: 2009-12-23 · 来源:北京周报 2009年第51期 12月24日出版

 

2009 年对于中国而言是个不平凡的年份。六十年前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一个甲子的时光,见证了这个国家艰难卓绝的历程。它的前身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乱如散沙的、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它的前半程(1949-1979 )奠定了中国作为一个政治上独立自主、敢于抵御任何强权的东方大国形象,但头三十年的中国经济乏善可陈,处于全球经济相对边缘的位置;它的后半程(1979-2009 )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奇迹,连续三十年间如此巨大的经济体保持了年均近百分之十的增长速度,成为位居全球前三甲的经济大国、最大也最有冲劲的新兴国家。如果说毛泽东是中国人独立自主和敢于造反的代表,那么邓小平则是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旗手和新航程的舵手,两位伟人给当代中国做出了最大的贡献,让世界重新牢记和尊敬这个曾经辉煌又再度伟大的国家。2009 年国庆节的阅兵式在提升中华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个日益进取和强大、同时愿意与外部合作的历史姿态。

纵观这一年中国外交的主题,最重要之一当然是六十年经验的回顾与总结。在各种文献和活动里,最有份量和意义的当属胡锦涛在七月召开的驻外使节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其主要精神,是强调在新时期中国外交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提高外交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使中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笔者的解读,它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坚持与发展,是六十周年建国大庆前夕对中国外交下步使命的大体定位;它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邓小平路线,打消了外部世界关于中国崛起后激进民族主义膨胀、实行扩张性战略和对抗态势外交的某些担忧(及曲解和误判)。

除了建国大庆、并确定新航向的主题外,2009 年的中国外交还有如下值得提示的重要线索:其一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特殊背景下,全力为中国国内经济的平稳较快的发展做出保障。这方面,中国外交部门配合政治领导和国务活动,与央行、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一道,在大国双边外交、国际金融峰会、多边商务谈判等重大外事中,为确立中国立场和维护发展利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其二是适应中国综合国力壮大和国内公众需求的新形势,在国际制度的改革与重建以及各种国际多边场合,努力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典型事例,是中国主要领导人在2009 年秋天对在美国召开的四次峰会的参加(联大峰会、气候峰会、金融峰会和反恐峰会)及各种主动倡议,它们表现出中国在国际上更加积极有为的方针(笔者个人特别欣赏胡锦涛在气候峰会上的发言,它既有新意、有承诺,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的形象,又有原则、有底线,保持了"共同但有区分的责任"的定位)

其三是妥善处理涉我各种国际难题,防止这些难题范围扩大或者恶果增加。上半年最突出的事例是应对纷繁复杂的南海纠纷,下半年的典型事例之一是使近乎脱轨的朝核问题回到常轨。2009 年头几个月,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机构要求各国把自己的海洋基线及各种权益核定后申报,引起国际范围新一轮"海洋圈地"浪潮和争夺。在南中国海一带,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针对中国在这一区域的主权要求,单独或联手开展了强化各自海洋诉求的一系列行动。这些侵蚀中国海洋权益或破坏各国默契与现状的行为,引起中国媒体和网民的反弹,也给中国外交部门和军方造成压力。对此,中国通过有理有利有节的方式给予回击,既保持了基本权益,也维护了地区和平。朝核问题的处理,亦是中国外交的一张大牌。里面的故事这里就不展开叙说。笔者想指出的是,正是在中国领导人和外交家的大力斡旋下,朝鲜终于同意回到谈判桌上,从而保持了半岛的无核化进程的继续;不论这一进程还有多少曲折,中国人的耐心与智慧是它维系的最重要动力之一。

不能否认,这一年中国外交也面临突尤其来的困难与挑战。最突出的是新疆"7-5 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与2008 年的"3-14 事件"类似,发生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这场骚乱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它有内部的原因,更有外部的背景,事件本身给这一地区的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边疆安定带来极大的损害;同"3-14 事件"带来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某种紧张不同的是,"7-5 事件"一度给中国与某些伊斯兰国家的关系造成麻烦(土耳其总理埃尔居安对中国的强烈指责显示出这一事态的存在)。

从更广阔的视野观察,如何防止伊斯兰世界的某些极端势力及思潮朝着中国方向扩散(它在"911 事件"以来的这段时间已经给美国和西方国家造成巨大而可怕的麻烦),绝不只是中国国内民众和政府部门的事情,同样涉及中国的外交和国际战略的调整应对。到目前为止,这场危机基本结束,但还存在一定的后遗症,未来肯定还会对中国外交工作和国际形象带来负面冲击。里面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汲取。笔者近期的一个基本判断是,在内外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当下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周边面对的挑战有一种"按下葫芦起了瓢"的势头,即:随着台独势力的式微,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面临的安全压力和外交麻烦相对缓解,但中国西部和西南方向面对的"疆独"、"藏独"等势力和它们的外部支持却在逐渐上升。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总体上判断,2009 年是国际关系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层出不穷的一年,也是中国声音和中国力量稳定提升的一年,是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参与程度不断深化的一年,是中国乘甲子大庆的东风、继续负责任大国义务和建设性作用、得到国内外更多积极评价的一年。(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