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 正文

文明对话正当时,将助力亚洲发展

汪遒  ·   2019-05-13  ·   来源:中国网
标签: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事
打印
纠错

  亚洲文明是古老而又年轻的文明,是区域化与全球化相结合的文明,更是传承与共享相伴的文明。习近平主席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对话,将“多彩的文明、平等的文明、包容的文明”等内涵传递开来。这也给亚洲国家直面挑战,剖析原因,共建美好的亚洲文明未来。

  亚洲文明是灿烂的、辉煌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4月,斯里兰卡多个城市发生连环爆炸事件,该事件震惊了全世界,给整个斯里兰卡蒙上了恐怖主义的阴影,是该国自2009年内战结束以来遭受的重大恐怖袭击。我们看出,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在受到种种负面因素的威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第八届联合国文明联盟全球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宗教或身份不同仍然成为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造成严重问题的因素。所以,追寻当前亚洲的问题本源并克服这些挑战,是应有之义。

  第一,亚洲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急需提升,对话正当时。

  当今世界秩序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秩序并不十分匹配,亚洲文明面临着一种结构性矛盾。世界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逐步转移到亚太区域,传统意义上的大西洋区域的地位在下降,尤其是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地位在不断上升。

  与逐步提高的经济和政治维度相比,文明维度上,传统秩序仍占据主导地位,即由欧美主导。比如,英语仍然是世界最通用的语言,电影主要以好莱坞式的西方价值观为主等。作为世界文明秩序下的亚洲文明,有必要通过对话来“增强亚洲文化自信,促进亚洲协作互信,凝聚亚洲发展共识,激发亚洲创新活力”,旗帜鲜明地反对西方文明作为“正确”文明的“单一文明论”或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对抗的“文明冲突论”。

  第二,亚洲文明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文明,国家间在某些领域存在一些竞争性的行为,对话是最好的接触方式。

  比如,虽然中韩两国近年在世界非物质遗产申报过程中不乏相互较量的情况,但并不妨碍韩国留学生多年在华数量国家排名中第一。同时,因为文明具有可超越政治、经济、安全等敏感核心地带的跨越性,对于善意与合作可以传承与发扬,对竞争性甚至敌对性的行为可以发挥释疑与调整等作用。放眼整个亚洲,此前并未有如此大规模高层次的文明对话,由此可见,亚洲文明对话出发点极具前瞻性。

  第三,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文明水乳交融,通过交流互鉴可以消解对中华文明的偏见。

  众所周知,众多国际问题专家将冷战后世界秩序称之为美国主导的自由国际秩序。然而,基辛格指出,“长期以来,对世界秩序的探索几乎完全是由西方社会的概念来定义和解释的,而如今作为当代基石的西方秩序观正陷入危机,由西方建立并称颂的世界秩序目前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文明领域是世界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容易被当作靶标形容为中国挑战世界秩序的一个手段。

  这种错误作法有抬头的趋势,究其根本并不具备实施基础。首先,中国经济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离不开冷战后的全球化进程。放在当下,中国与各国的文明交流互鉴,正是延续着中国对外开放、包容和合的理念。其次,中华文明本身就是包容性的,并不是封闭的、竞争性的。

  习近平主席指出:“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中国传统画法同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徐悲鸿等大师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赏。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马可•波罗游记》令无数人对中国心向往之。”所以,通过对话可以加深理解,可以破解文明间的壁垒,加强文明间的融合。

  亚洲文明的发展,是伴随世界秩序中亚洲地位的提高而发展的。亚洲各国,通过交流互鉴可以融合释疑,推动发展;中华文明,与全球化相得益彰,与亚洲及世界文明兼容并包。相信各国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上产生更强的共鸣。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