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中外青年学者跨界交流 促进世界理解中国

《北京周报》记者 王若涵  ·   2022-11-24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北京师范大学;文化交流;时事
打印
纠错

  11月19日至20日,第一届“理解中国”国际青年学者跨学科研究论坛以线上的方式举办,国内外多名学者与学生参与了本届论坛。

  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旨在为各国的青年学者提供交流平台,从人文、科学、艺术等多学科共同探寻中华文化魅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共创世界美好未来。 

 

让世界理解中国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叠加,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需要让世界客观认识理解中国,让各国文明在互学互鉴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前中国驻冰岛大使王荣华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错误地看待中国,将会贻误人类的进步事业,将会造成人力和资源的极大浪费。”中国是世界和平安全、多边主义、公平公正世界秩序的倡导者,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为解决全球重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得到世界广泛认可。 

  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教授表示,中西文化既有差异也有共同之处,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求同存异。中国在崛起,并将对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了解中国文化是非常必要的。架起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才能创造美好的多元世界。 

    

多方合力共促文明交流

  诚然,推动中华文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文化新格局。其中,对外进行文化产业合作、对内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人类文明形态的蓬勃发展。 

  书籍作为连接和沟通思想和人民的纽带,是人类互相理解和共同进步的方式。以出版物为代表的国际文化产业合作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施普林格·自然大中华区总裁与全球图书业务总裁汤恩平博士提出,要建立跨文化的优秀出版物,需要出版商、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努力。出版商需要认识到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责任,建立相应的商业模式,提高出版物的国际影响力。作者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避免表达上的误解。读者也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去接纳不同文化元素。 

  除了建立国际共识加强行业合作之外,对于从事跨文化交流工作的中国青年而言,更需要深耕本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沃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内核和标识。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绵延不绝,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了文化滋养与精神支撑。“世界对中国文化了解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学者、中国人自己。要促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中国学者首先自己要熟读中国传统经典,同时要对别国的文化和文明采取尊敬的态度。”王荣华教授说 

  

研讨会开幕式线上合影

 

青年是文明交流的使者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时代要求各国青年肩负起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责任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守军在开幕式致辞中所述世界上不同源流的文明和文化真正的相处之道是求同存异、包容并蓄、和衷共济、和合共生。当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重要国家,世界青年理解中国与中国青年理解世界,是青年朋友们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教授则表示,希望世界青年们能够像今天的中国年轻人正在积极看世界一样,来看看中国,来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认为,只有理解彼此,才能相互合作、和平共处,才能一起创造共同的未来。 

  作为一名曾在中国留学、生活的非洲年轻人非洲国家丝路国际商务中心国际部部长苏锐博士在论坛会中分享了他对中国近年来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感受经济上,中国的表现正在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跟中国建立经贸合作。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家,我能感受到,中国对全世界的青年学生和投资者的欢迎。在苏锐看来,作为加强中非文明互鉴、助力中非文明繁荣的青年力量非洲青年可以在中国学习获得很多知识,将中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非洲,为非洲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据悉,本次论坛还邀请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李焕然、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专家高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爱丽丝等多名国内外不同学术领域的青年学者发表演讲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贡献青春力量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