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吴海龙:纪录片《中国抗疫志》为何触动人心?

吴海龙  ·   2020-05-21  ·   来源:中国报道
标签:《中国抗疫志》;时事
打印
纠错

  我本以为由解读中国工作室拍摄的五集纪录片《中国抗疫志》是一部以宏大的叙事方式讲述中国抗疫的故事。但当我看完以后才知道,这部纪录片主要讲的是外国人对中国抗疫的解读。这些外国人有的就生活和工作在中国,有的在中国做科研和教学,有的是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有的是国际知名人士。他们或亲身经历了或耳闻目睹了发生在中国的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客观地、理性地、中肯地评述了中国人民同心协力,共战疫情的行动。他们的看法和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助于澄清国际上对中国疫情和抗疫行动的种种不实之词。 

纪录片《中国抗疫志》海报

  就像这部纪录片所讲,新型冠状病毒是人类从未认识的病毒,是人类新的对手。病毒突如其来降临武汉,确实让人猝不及防。而且来者不善,迅速蔓延,肆虐全球。国际上不乏有人认为,中国未及时发布消息,延误了防控。事实果真是这样吗?纪录片中来自美国冷泉实验室的约翰 奥尔森博士从一个专业人士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他认为,疫情初期工作之所以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一是因为没有能力确认某个人是否感染了病毒,因为其他感冒或者流感病毒初期的症状都类似;二是一种流行病的确定需要有可靠的数据,而得到可靠的数据需要时间。他认为,中国从病人发病到获取病毒的基因序列,只用了十天时间,其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有了基因测序,就能快速推进对病毒的认识,“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奥尔森博士以他在中国的亲身经历,认为中国的疫情防控是“非常公开的、透明的”,疫情信息是“清晰的、准确的”。对有人把病毒称之为“武汉病毒”,他明确表示“不同意”。他认为,病毒可能来自任何一个地方。是啊,世界上出现过艾滋病、埃博拉、H1N1禽流感等形形色色的病毒,但哪一种病毒可曾冠以一个城市的名字?难怪奥尔森博士难以认同!

  毫无疑问,新冠肺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范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而对来势凶猛的疫情,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发起了一场没有硝烟,但更壮怀激烈的“战疫”。来自全国各地的四万多名医务工作者奔赴武汉,支援抗疫。海内外的中华儿女都向武汉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批批抗疫物资源源不断涌向武汉。万众一心,全国“战疫”,充分彰显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也彰显了中国人民是能够同甘共苦,砥砺前行的人民,是能够识大体,顾大局,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人民。

  剑桥大学的高级研究员马丁 雅克在纪录片中深有感触地讲到,中国的治理体系能够调动各种资源,中国在两周之内就建成了两座新的医院。中国政府应对疫情的举措很好地说明“中国政治体制的有效性”,“中国是从战略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做到深谋远虑”。

  在纪录片中,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主席尼尔 布什由衷地感叹,中国为抗疫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为防止中国人民感染病毒,甚至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他认为,中国能做到的,美国做不到。

  有比较才有鉴别。面对全球蔓延的疫情和各国的应对举措,我们更能懂得我们该珍惜什么,我们更能知道我们所拥有的可贵。

  纪录片中的阿马尔医生来自也门,在浙江的一所医院工作。他十分感慨地表示,“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抗击疫情”,“中国和中国人民为整个人类在战斗”。他觉得疫情期间留在中国更安全。他目睹了他所在的医院的医护人员争着报名,主动请缨去武汉支援抗疫的感人一幕。纪录片中还有一位来自贝宁,在江西的一家医院实习的医生莱东翰。疫情期间他见证了在一线工作的中国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家,争分夺秒,救治病人的情景。他满怀信心地表示,中国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来自意大利的萨拉 普拉托博士是武汉江汉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一位动物学副教授。她身处疫情“震中”,用她的话讲,她经历了“从害怕到乐观”的心路历程。在纪录片中她讲了一个让她倍感温暖的故事。武汉封城后,萨拉住的小区也被封闭。作为一个外国人自然十分担心如何生活。她在小区的微信群询问如何购买食品。二十分钟后,她家的门铃响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两位邻居送来了蔬菜、鸡蛋等食物,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萨拉加油,中国必胜”。这让萨拉十分感动。其实在疫情期间,无论在武汉还是中国其他地方,人与人之间体现出的真情厚爱的故事比比皆是。同舟共济。共克时艰,这就是这个民族的美德,也是这个民族的品格和精神!

  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再次印证了人类命运与共。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没有哪一个地方可以百毒不侵。病毒是人类的公敌,各国必须携手合作,共同抗疫,才能最终战胜疫情。

  伦敦金融城的议员玛丽安妮弗雷德里克在纪录片中表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大家需要通力合作才能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疫情问题”。

  莱东翰医生也表示,“疫情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也不分肤色”,“我们要团结起来,共同抗击疫情”。阿马尔医生认为抗击疫情是“我们共同的战争”。

  此时此刻,我们需要的是“守望相助,共同战疫”。面对全球疫情的相继大暴发,中国在自身疫情尚未完全控制住的情况下,立即开始了全面支持全球抗疫的行动。大批的中国抗疫物资运抵世界各地,中国的医疗队纷纷驰援各国,中国无私地向世界各国分享了自己治疗和防控新冠肺炎病毒的经验。中国深知,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中国以与世界命运与共的视野、情怀和担当,践行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尚 马龙是我在中国驻欧盟使团工作期间就认识的一位比利时音乐家。在中国人民遭受疫情蹂躏的“至暗时刻”,他以音乐的形式为中国人民加油,鼓劲!他在伦敦为中国抗疫而歌的视频,让我看了热泪盈眶。从纪录片中,我看到他在为武汉创作的歌曲里写道:“你也许会觉得你面对疫情正孤军奋战,但要相信世界各国人民坚强无畏,正与你并肩作战”。他的歌曲向世界传递的是满满的正能量。

  这个世界是有爱的,这个世界是有温度的,这个世界是有真情的。相比之下,那些隔岸观火,搞种族歧视,造谣诽谤,向别人甩锅,嫁祸于人的人是多么丑陋、萎琐和邪恶!

  目前全球的疫情依然十分严峻,中国虽然初步取得了抗疫的胜利,但我们还没有完全打赢这一仗。我们还远不是可以歇口气的时候。疫情对全球政治、经济、社会造成的冲击究竟有多大,还是一个未知数。但中国人民对自己的未来和发展始终充满信心。就像我的朋友、法国学者高大伟先生在纪录片中所说,“这场危机不但不会影响中国的繁荣复兴,甚至可能会加速中国的发展”,“当你彻底战胜这场疫情,你就会变得更强大”。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牛津大学教授伊恩 戈尔丁也在纪录片中表示,“疫情过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更高”。我相信这些专家的话是有他们的道理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向来都是愈挫愈勇,愈战愈强。中国一定会赢,中国一定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这五集纪录片短小精悍,拍摄手法也很平实,但它告诉世界的是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中国的抗疫,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疫后中国的未来发展。(作者系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