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中美经贸磋商需要美方的诚意

《北京周报》评论员 兰辛珍  ·   2019-05-14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中美经贸摩擦;中美关系;时事
打印
纠错

  5月9日至10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结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方进行了坦诚的、建设性的交流,一致认为要保持磋商的良好势头,双方经贸团队商定,将很快在北京见面,继续进行沟通,推动磋商。 

  这是5月8日美方突然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引发国际社会担心中美经贸谈判破裂以来,最让市场稳心的权威声音。 

  从去年特朗普政府对从中国进口部分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挑起中美贸易摩擦至今,中美经贸谈判一直在进行中,目前谈判已经已进入到很具体的文本阶段。但就在这个时候,美方突然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给中美经贸谈判带来了乱象。有分析说这是美国国内民粹主义作祟,以增加中美经贸谈判的困难;也有分析说这是特朗普政府的谈判技巧,旨在最后时刻多争取点利益。不管是什么原因,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从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出发,双方都应该保持定力,加强沟通,找到合乎双方利益的方案。 

  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一道理中美两国政府和人民都清楚,这也是双方经贸出现分歧后进行磋商的原因之一。但在中美经贸磋商中,坦诚最重要。中方一直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和最大的诚意推动中美经贸磋商,中方为了表达诚意,在中美领导人去年12月布宜诺斯艾利斯会晤以后的一个月时间内,分批采购了270万吨的美国大豆。要知道,在去年初美国对部分从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关税之后,美国大豆被看作是中方反制美国关税的重点商品。但中方的诚意并没有得到对等回应,美方经常做不利于谈判的事情,似乎缺乏磋商的诚意,5月8日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提升关税是磋商以来影响最大的一件。 

  平等中美经贸磋商的关键。经贸问题是两国在商品及服务相互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双方的磋商过程必须是平等的,结果必须是互利的。但美方在谈判过程中处处流露出的是霸权思维,而不是平等。比如美方明确要求中国必须在截至2020年的2年内,减少对美国的2000亿贸易逆差,比如要求中方就采购更多美方农产品给出具体的数字等等。这不是在协商,而是大棒,是对中方谈判的责难,因为贸易是市场化行为,是供需双方的市场说了算,不是中方预设一个数字就能达到的。 

  出现经贸磋商的不平等可能与中美双方思想理念不同有关,中方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下进行磋商,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是主线,而美方是在“美国优先”思想下进行磋商,遏制中国发展是目的。这是中美贸易磋商出现困难的主因之一。 

  中美经贸磋商已经进行了十一轮,第十二轮将在北京举行。从目前谈判轻型看,要达成共识,美方需要做出有利于平等的让步,不能总是居高临下的要求中方做到什么。有分歧就要谈判,各自表达诉求,通过协商找到各自都能接受的方案,这是文明社会通用的方式。要找到各自都能接受的方式,就需要双方在一些分歧方面能够做出让步。各自表达诉求之后就坚持己见绝不妥协,这样是没法谈的。 

  美方一直在逼迫中方让步,接受美方条件,但是,就让步而言,涉及双方重大原则问题是不能让步的,这一点谈判双方应该都清楚。中美双方在很多方面达成了重要共识,中方十分重视美方的关切,比如贸易不平衡、知识产权、汇率等等。可从刘鹤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的话语中我们发现,美方对中方的三个核心关切并没有给予重视:一是取消全部加征关税,二是贸易采购数字要符合实际,三是改善文本平衡性。在中方看来,关税是双方贸易争端的起点,如果要达成协议,加征的关税必须全部取消。贸易采购数字是中美领导人在阿根廷已达成的共识,不应随意改变。而协议文本是磋商结果的最终呈现,协议文本必须平衡,不仅要体现平等,更不能出现损害国家尊严的表述。刘鹤特别强调,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中方决不让步,中方三个核心关切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中美经贸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稳定器,搞坏中美经贸关系对美方并没有好处,这一点美方应该已经从过去这一年来的中美经贸走势中有所体现了,特别是美国农民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抱怨应该给特朗普政府以警示。即使出现经贸摩擦的背景下,中美关系的这块“压舱石”仍在发挥着稳定中美关系的作用。 

  目前中美经贸磋商进入了关键时期,若想要磋商最终达成协议,做到合作共赢,就需要美方懂得求同存异的道理,在事关中方核心关切问题上做出让步。这也是考验美方诚意的地方。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