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对话太平洋》| 文化纽带 沟通中美

《北京周报》记者 丁盈  ·   2019-01-2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对话太平洋;中美文化交流;时事
打印
纠错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到长城非好汉。如此说来尼克松总统也可以称得上是位“好汉。”1972年,作为首位访华的美国总统,他登上了长城,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坚冰。

  两千多年前中国开始修筑万里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如今长城的作用与古时截然不同。今天,长城代表着开放与友谊,游客和政界人士纷至沓来。  

  但是特朗普总统的“伟大的墙”也是这样的吗?他想要在美墨边境建的那堵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美国政府停摆。此外,他还正在建造一堵无形的墙,把全球化和国际合作拒之门外。 

  历史经验表明,筑墙无益。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那些真正凝聚人心的事情上吧,比如教育、旅游、家庭。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中美人民之间交流寥寥。1978年末,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公派赴美留学生一行52人启程奔赴大洋彼岸。四十年后,36万余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求学。 

  在中国的美国留学生人数相对少一些,但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选择来中国的高等学府求学。 

  2017年,中国宣布将在20182022年为来华的美国学生提供1万个奖学金名额。 

  另一个关键的交流领域是旅游。两国在2016年共同举办了“中美旅游年”。当年,共有200多万美国人来华旅游,中国成为美国游客在亚太地区的首选目的地。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在美的游客共消费了330亿美元,消费额居各国游客之首。 

  过去40年间,两国在音乐、艺术、体育赛事方面也多有交流,两国人民更深入地了解了彼此。 

  要明确对两国人民而言什么最重要,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拿节日传统来说,中国人最珍视春节,而美国人则热爱圣诞节。尽管两个节日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通的:与家人团聚才是节日的真正意义所在。 

  我们确信,只要两国坚持不断架设人文交流的桥梁,分隔人们的高墙将不复存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