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潘家华  ·   2018-07-06  ·   来源:今日中国
标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时事
打印
纠错

  在北京,每当天空湛蓝如洗,白云朵朵时,微信朋友圈就会被蓝天白云霸屏;周末,大家总喜欢去郊区游玩,于是各种湖光山色、花鸟虫鱼也会成为朋友圈的主角。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不是中国人独有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所致,中国确实面临比较大的环境保护压力。 

  幸运的是,环境保护已经成了中国最高领导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20185月,在北京召开了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在讲话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共产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面对压力负重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技术层面,主要是对象和目标,涵盖污染控制、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污染控制的目标,是“天蓝、水净、地无毒”。资源节约的目标,是自然资源的有效供给和可持续利用。生态保护,目标则为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命共同体的共生和繁荣。二是法治层面,各种可用的手段,包括法制、文化、激励、考评等。社会关注的,还是看结果。因为手段再先进、措施再严厉,技术层面无效果,也不能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是有成效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多重压力,例如污染控制降增量、减存量的双重压力;发展、脱贫和生态保护的刚性压力;经济社会文化和法治生态化转型的关联压力,叠加在一起,压力山大,只能前行。能否抗压前行,至为关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明确,优质生态产品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人们的美好生活对生态环境的需要刚性日趋凸显,必须要集中各方力量,全力攻坚。经过40年的开放,中国的经济、技术和治理能力,已经具备了综合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基础和条件,已经纳入议程进入视野着手解决。 

  2017年,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的经济体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水平仍低于全球平均1/4,不足美国的1/6,欧盟的1/5。同时,中国的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人均水平也超出了部分欧盟国家的水平。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8%增加到2017年的58.6%,每年增加超过一个百分点,但仍然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在2014年出现了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占比,但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占40%,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20%的占比,显然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消耗和排放。从发达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看,中国所处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位置,应该仍然处于收入增长环境恶化的阶段,但处于接近于倒“U”型曲线的顶端。 

  处于这一位置,并不表明我们无所作为、顺其自然,让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全面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依然显现,我们要面对压力,负重前行,协力攻坚,不去重复发达国家的老路,压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峰值,加速改善环境。 

 

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 

  优质生态产品在需求刚性下,关键在于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第一,必须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例如环境保护,以前强调的都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达标排放。但是,总量得到了控制,排放都达标了,雾霾依然降不下来。我们希望的优质生态产品,强调的是产品的优质,不在于产品的数量或生产过程。第二,必须法治规范。法律保障生态产品的质量,就要落到实处。对于守法合规的,不能用行政指令而关停;对于违法违规的,必须要付出代价。只有这样,全社会才能形成保障优质生态产品的良好氛围。第三,必须市场导向。优质公共生态产品,需要政府作为。但是,这种作为应该是公开透明的,市场导向的。例如零碳能源生产,应该通过市场竞价,公开公平。第四,鼓励科技创新。第五,改革考评体制,对于提供劣质生态产品的,需要处罚;对于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激励。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新常态阶段,实际上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攻坚期。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和社会已经向污染宣战,先后制定了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的措施,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例如大气环境质量,201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PM2.5浓度已经降至每立方米35微克以内;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浓度水平也减至45以内,北京也从2013年的89.5降至58,超额完成预定的60左右的目标。水体污染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也取得积极成效。2013年以来,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呈下降态势,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稳居世界前列。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任务,我国已经建立三江源、大熊猫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在全球湿地、森林面积总体衰减的情况下,中国的森林面积和湿地面积快速大幅增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例如污染防治攻坚战、流域综合管理的“河长制”、湖泊综合管理的“湖长制”,生态环境评价与考核制度等。更为重要的,是生态文明的意识成为社会自觉。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经成为共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绿色发展的价值基础。 

    

污染治理需要国际合作与理解 

  21世纪,中国进入工业化加速阶段,其特征是全球化进程中利用世界资源污染中国环境提供给世界廉价优质各种产品。与此同时,中国也大幅摆脱了贫困,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原则上说,中国因循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采取了容忍态度,对于国外直接投资,环境规制并不严格。因而,环境恶化也成不断加剧的态势。从这一意义上讲是资源消耗大国、污染大国。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中国的污染是为世界提供廉价优质产品而留下的;中国相对滞后的发展,也没有把环境列为优先目标。不仅如此,一些发达国家还将其垃圾作为可回收废弃物,大量倾销到中国,使中国成为一个国际“垃圾消纳场”。从这一意义上看,中国作为资源消耗大国、污染大国,也是对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清洁环境的“贡献”。 

  即使如此,中国早在10年前就认识到保护中国环境不仅是为了中国,也是为了世界,为了人类未来。中国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总量控制,严格排放标准,控制污染物排放;开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能源;开展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汽车的排放标准,短短十年时间,我们从引入欧洲II排放标准到欧V标准,只有10年时间。2017年,中国制定采用的国VI标准,已经全面优于欧V标准。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在2014年后,开始逐年减少。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也在10年内超越所有国家,居世界第一。 

  由于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10年前占能源消费重量的70%)和北方冬天寒冷的气候条件,尽管中国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尤其是北方的冬天,雾霾现象严重。三北防护林建设和退耕护岸林还草、人工营造800平方公里的塞罕坝林区等一系列生态建设,沙尘暴被遗忘了;发展的新痛雾霾来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国际上关注也多了。中国的环境质量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恶化态势,是事实,不断在改进,也是事实。外国人冬天第一次到北京,感受雾霾的情况,感觉严重,并不奇怪。有些国外媒体选择性专注雾霾,客观上让中国更加努力治理,也有积极效果。 

  对于中国的环境污染,需要客观、准确、动态地看。例如北京的雾霾,2013年的平均浓度为89.5毫克每立方米,经过4年整治,2017年下降到58微克。平均浓度依然很高,但成就不可谓不大。2017年,中国禁止“洋垃圾”进口,减少污染海外来源,也是积极措施,一些国家也有微词。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需要中国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客观公正的理解。污染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是需要管控的,也需要国际合作与理解。从这一意义上讲,中国的形象,不仅在客观事实,也在客观的认知。(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