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外文局局长周明伟:着力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   2015-06-11  ·   来源:中国网
标签:外文局;周明伟;对外传播
打印
纠错

  中国网6月11日讯 第四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6月11日在重庆开幕。研讨会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协办。本届会议的主题为“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

  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出席研讨会并发表演讲。周明伟结合对外传播和当前发展的状况,就如何加强中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对外传播工作不断迈向高峰,提出重要建议。

  全文如下: 

 

  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推动对外传播工作迈向高峰

  ——在第四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上的演讲

 

  尊敬的蒋部长,尊敬的亚非主任、燕平部长,各位同事,大家早上好!

  首先我要再次欢迎大家出席本次的研讨会,我和我的同事都特别高兴,连续第四次,从第一届开始就关注我们会议的老朋友,当然也特别高兴看到了很多新面孔。我谨代表会议的承办方,代表中国外文局,向积极参与支持举办这次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也特别感谢重庆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

  全国对外理论传播研讨会自从2009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成为理论研究、服务对外传播实践的一个重要交流平台,是我国对外传播领域已经形成一定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一个高端理论研讨会。一会儿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同志专门为这次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我们会议还要隆重表彰本次研讨会的优秀论文,这是大会专家委员会从200多篇参会的论文当中层层推荐、遴选出来的,他们是近两年来我国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的代表。本届研讨会论文和研究议题涉及的范围同前面几次相比议题更加广泛,包括了新闻与传播学、国际关系、文学与翻译、互联网与新媒体等多个研究领域,研讨会的规模同以往几次相比也更大了。与会嘉宾来自中央各有关部委、国内有关新闻媒体、涉外工作部门、高校研究机构、省市新闻办等各个方面,应该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自从2009年第一届会议起,我们一直致力于将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打造成一个跨界交流研讨的平台,这本身不仅是由国际传播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我们也希望搭建这个平台并集这个平台汇聚全国专家学者的智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深入研讨当前和未来对外传播的战略性、紧迫性和具有前瞻性的一些重要议题,发挥好研究对实际工作的引领作用。在此,我们向为研讨会提供各方智力支持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结合对外传播和当前发展的状况,就如何加强中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对外传播工作不断迈向高峰谈几点看法,同大家一起交流。

 

  第一,如何认识目前我们对外传播中存在的“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 

  2014年10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一个重要讲话,他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当前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认识学习总书记的这一番讲话以后,我体会我们对外传播领域也同样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

  总体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对外传播工作和理论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绩,理论界、教育界和各个实务工作部门,紧密围绕中央对外宣传的要求,有力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顺应对外传播实践的新形势,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基础性、前瞻性、应用型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和非常有价值的进步。这些都直接反映了我们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通过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加强了中国梦、“一带一路”、“四个全面”战略等重大主题的对外宣传,积极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道路、宣传中国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工作,服务了大局。可以说,应对复杂的国际舆论斗争,推动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改革与创新,提高对外传播的能力和水平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着实推动了一批研究成果登上“高原”。

  但是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实践过程中,高质量的作品依然是少数,相当一部分的研究成果,从我们自己的评价看,还是处于一个同水平的,有些甚至是低水平的重复当中。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依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的挑战。

  比如我们在主动设置国际议题方面的能力还比较弱,我们还缺少国际舆论研究。我们主动设置国际议题的意识和能力应该说有许多进步,但是与对外传播和国际舆论竞争的需要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我们也缺少国际舆论斗争场面上的“舆论领袖”,这使得我们在对外传播和国际话语权的争夺中,经常会显现出被动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实际上也反映了我们对外传播过程中主动设置议题、提出有影响力观点的能力还比较弱。

  再如,我们经常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缺乏好的国际表达。中国发展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精彩的内容、呈现的形式应该说比比皆是,而且取得的成绩应该说已经越来越多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认同,国际社会对中国信息的需求也前所未有的呈现出来。但是要讲好这些中国故事,需要好的国际表达,这恰恰也是我们明显所欠缺的。没有好的国际表达,经常的情况是我们有再好的故事也讲不出来,即使讲出来也传不出去。同样,我们更缺少优秀的在国际舆论场上能“打仗”的作品,能影响人、感染人的作品。总书记强调,要把生产创作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我想我们对外传播工作也是如此,我们必须把打造对外传播的优秀作品作为我们所有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生产创作优秀的外宣作品,同样是我们对外传播的中心工作。

  目前,我们制作并能够对外输出的受国际受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相对而言还是有限,并更不用说我们影响西方主流社会、影响西方主流媒体,能够感动人、影响人的产品那就更少了,这些都大大制约了我们好故事、好声音的对外传播,制约了我们建设顶尖国际传媒“航空母舰”的建设。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快速发展、成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高原”和“高峰”的挑战。

 

  第二,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应该成为对外传播迈向高峰的一个突破口。 

  我感到,目前对外传播我们有一定数量但是缺质量,已经上了高原但是缺高峰的问题,应该有很多,但是我们在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过程中所存在的差距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要努力使对外传播能力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国际话语权同我们的大国地位相适应,国家形象同我们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实现这“三个适应”,使得我们有更多的对外传播登高原、攀高峰的作品。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这个环节。

  对外话语体系,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环节,很多情况下,他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讲故事就像刚才亚非主任所说的,不同于概念对概念的解释、定义对定义的介绍,这是我们长期以来比较擅长的事情。但是讲故事要求的还是要用别人能够体会、能够比较、能够听懂的,有情感、有情节、有温度的话语表达,非常形象也是非常深刻地体现了我们的表达应该拥有的特别属性。用受众喜欢的方式和语言介绍你自己、介绍你的国家、介绍你的经历、介绍你的文化,这样才可能有影响力、吸引力,才可能有感染力,这其实就是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主旨所在。在很大程度上说,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水平,往往都是我们讲故事的水平,都是向世界说明中国的水平。而融通话语体系,应该也是国际话语权竞争的一个关键。

  种种的经历表明,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表明,未来权力的来源,影响力的来源,可能就像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所说的那样,源于驾驭网络空间信息,并控制话语权影响公众的语言。这在一定意义上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不难预见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新闻传播行业,必然要受到互联网技术,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极大推动。一方面将推动我们事业本身的发展,同时也更加加剧国际话语权的竞争,争夺国际话语权影响全国受众成为竞争的高地,成为大数据时代大国博弈的核心能力之一。而没有完备、强大、富有创新力的对外话语体系,在国际话语权的竞争当中,应该说经常可能会陷于无从谈起或者难于实现的状况。

  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也是传播好当代中国道路理念、核心制度、核心价值观和提高国际道义、感召力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于实践证明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和制度,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当代价值精神传播出去,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来理解诠释当代中国的价值观,阐释好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这个重要任务能否完成,关键之一也在于我们对外话语权、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

12下一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