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人物
战争孤儿的知己 友好交流的桥梁
· 时间: 2008-12-08 ·

 

--记中日题材小说作家于强

在繁花似锦的中日文化交流园地有一位辛勤的园丁,二十多年来他以日本战争孤儿的真情实录等为题材,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4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成为中日题材小说的大手笔,他就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于强先生。

我与于强先生结识是先闻其名,后见其面,可谓有缘。八十年代年我在北京外事部门工作时即闻知他的处女作《风媒花》轰动日本,当时有好几位日本友人满怀感佩之情谈起这一由中国人首部描写战争遗孤的佳作。1990年初,我在神户学院大学学习时,40年代曾在上海留学的该校倉田彣士校长惠赠我一本收录有于强作品的诗集,并说在于强等热衷于中日交流的文化界友人的鼎力协助下,该校与中国高等院校才得以开展频繁交流。1995年秋,我和日本著名徐悲鸿研究学者松谷省三先生抵上海,拟赴南京、宜兴等地探访徐悲鸿故居和纪念馆,承蒙倉田老校长的引见,我与于强先生幸会。当时他刚调至上海市现代管理研究中心负责对外文化交流,他为人热情,办事利落,一听我们来历,当即给我们联系好南京等地接待人员。我们一路顺风,满载而归,后来松谷先生念念不忘此行,在著作和论文中多次提及此事。2007年春,我喜闻他的新作《樱花璀璨》与他的前3部佳作一样引起各界反响,不禁顿生好奇心∶他的作品缘何动人?他为何醉心于中日题材小说创作?又如何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最近我抱着这些疑问详阅了有关于强先生的书讯、书评以及有关报道,终于获得答案。

于强于1945年出生在江苏南通市一个农民兼小业主家庭,他自幼聪颖,喜好文学,在双亲的鼓励下,立志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要圆文学梦。然而天不由人,1964年高考期间,他因抱病参加考试发挥欠佳而名落孙山。翌年他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复习迎考,结果考取北大国际政治系,他满怀抱负,他对文学的爱好没有减退,然而令他沮丧的是入学不到一年“文革”爆发,青年学子们被卷入“阶级斗争”的漩涡,文学艺术界万马齐喑,唯有样板戏孤芳自赏,而竭尽漫骂能事的大批判文章则成了流行文学。1970年,于强被分配到安徽部队农场接受“再教育”。面对如此冷酷的现实,他仰天长叹∶这辈子与作家无缘矣!文学梦破灭了!

天无绝人之路,风雨如晦的“文革”结束终于给文学界带来曙光,也给于强的人生带来希望。1974年,于强被选拔到中共马鞍山市市委当秘书,曾是记者出身的秘书长见他文采出众,鼓励他利用业余时间多写文章磨练手笔。他披星戴月,陆续发表了上百篇短文。1983年,于强出任马鞍山市外事办主任兼旅游局局长,这一职务使他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海内外人物,而多次出国考察又使他领略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大量的创作素材展现在眼前,他如鱼得水,重温作家梦。然而,以何题材着手创作呢?就在他举棋不定时,一个人物的出现使他走上了中日题材小说的创作之路,此人就是他的处女作《风媒花》中的主人公原型古莲云。1984年一天,日本战争孤儿古莲云找到于强,声泪俱下地诉说了她的悲惨遭遇∶日本战败时她才4岁,被父母遗弃在大连,善良的中国养母将她带大,解放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她因是日本人的后代而颠沛流离,受尽苦难,她恳请政府为她一家落实政策。于强满怀正义感与同情心,当即汇报上级,为古的一家从黑龙江省农村收回在市内安排了工作。除夕,于强顶风冒雪给一贫如洗的古家送年货,又为她们解决了住房。古莲云感激涕零,将雪中送炭的于强视为至亲,向他倒出满腔苦水。古莲云的苦难人生震撼了于强,他顿生以此题材创作的念头。其后两年,他含泪利用业余时间伏案奋笔疾书,终于完成二十万字处女作《风媒花》。这部小说经日本著名作家伊藤桂一等友人热情相助于1987年由日本光人社出版,当时正赶上战争孤儿寻亲热,《风媒花》飘逸纷扬,伴随一群群寻亲的孤儿,洒遍日本列岛。日本主要新闻媒体连篇累牍加以报道,国会议员、文坛巨匠,市长、教授、僧人、市民等纷纷致函于强,畅谈读后感,给予高度评价。然而,好事多磨,《风媒花》“墙内开花墙外香”,她香飘东瀛列岛,却在国内遭到非议。一个“左”得出奇的市领导对于强的小说在境外出版横加指责,怀疑有政治问题,又是谈话,又是审查,闹得满城风雨。于强生性刚强,据理力争,毫不退让,“我为战争受害者伸冤,为中日友好大厦添砖加瓦,有何过错!?”,那个领导在事实面前最终哑口无言。于强不畏压力,深得文化界人士敬佩,日文版《风媒花》由此荣获马鞍山市1987年度文艺创作奖。于强经历这场风波暗自发誓:只要生命不息,就要为战争孤儿呐喊、为中日文化交流而挥笔不止。1989年,中文版《风媒花》在国内出版,引起各界反响,几十家报纸、杂志刊载书讯、书评,安徽人民广播电台还录制成长篇联播。《风媒花》一炮打响,于强获准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终于圆了文学梦。他日后抒怀道∶男儿当自强,长风破浪会有时。

于强夙愿得偿,又乘风破浪,以外事、旅游工作中接触到的人与事为鲜活素材,完成了第二部长篇中日题材小说《翰墨情缘》。该小说梗概为一个日本军人在战争年代迷上江南书法大师书法,战后历经坎坷终于如愿以偿。该书于1992年在中日两国出版,博得好评,日文版书名为《李海天的书法》,被日本图书馆协会评为1946回选定图书,日本读者在信中说:此书可作为日中友好的辞典。

此时,国内报刊与广播将《风媒花》撒遍大江南北,战争遗孤们视于强为知己,纷纷登门哭诉悲惨遭遇,恳请他帮助寻找日本亲人,于强每次都热情接待,伸出援助之手。他向日本朋友屡屡发信求助,还到档案馆查找当年日本在华人员资料,找到线索后,又带领同事多次取证,终于使孤儿们与亲人团聚。于强在倾注爱心帮助孤儿寻亲过程中,细心搜集孤儿们倾吐的鲜活素材。不久,于强又以接触到的真人真事为原型,撰写了描述战争期间中国女子和日本技师婚后悲惨命运的30万字长篇小说《异国未了情》。该书于1994年在中日两国出版,再次引起反响,名古屋一位读者含泪数次寄来日元,请作者转交书中主人公。

1995年于强赴沪任职,由于公务繁忙而一度中断了小说创作,他养精蓄锐,为提高创作水平而潜心研究有影响的文学佳作,并探寻新的创作素材。不久,上海中日混血儿朱家平致信于强,恳请笔伐其绝情日本生父,以讨还公道。于强特地多次赴嘉定朱家采访,中日混血儿的血泪控诉再度激起他的创作热情与灵感。为了却朱家平心愿,并为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留下的阴影,于强倾注满腔热忱,利用点滴业余时间以犀利笔锋完成40万字长篇小说《樱花璀璨》。由于他长期从事中日文化交流,交友甚广,加之数十次访日,游遍东瀛,因而小说中以许多真人真事为原型,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场景描绘如临其境。全书情节起伏跌宕,感人肺腑。此书于2006年秋问世,又引起国内各界反响,几十家报纸、杂志刊载书讯、书评,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成长篇联播,陆续在各地广播电台播放,影视公司拟将此作品搬上荧屏正在洽谈中。

于强先生二十多年如一日,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令两国文化和中日友好人士折服。纵观他的创作历程可发现许多可贵之处:以有志者事竟成为座右铭而不懈努力;对日本战争遗孤这一弱势群体无私奉献爱心;面对某些压力而勇敢无畏;为给中日题材文学园地增添奇葩而闻鸡起舞勤于写作;善于捕捉并提炼转瞬即逝的大量鲜活素材……他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位普通政府官员终于迈上中日题材小说作家的成功之路。

路遥知马力。于强先生虽已年过六旬,仍精力旺盛地活跃在中日文化与经济交流等各个领域。最近,我欣悉他于80年代末发起创办的中日吟诗会在马鞍山市、在上海举办了数十次,他4次率领上海吟诗爱好者赴日本吟诗,他与东瀛列岛数十家吟诗会保持着密切联系,长野县圣风流吟诗会汇款给他请他转交四川灾区;经他牵线搭桥在马鞍山市落户的日资企业有4家;他以辛勤汗水实现当年“生命不息,挥笔不止”的誓言,经常在新闻媒体及刊物上发表文章……他是一位无私奉献、硕果累累的中日友好交流使者、活动家。我衷心期待这位中日战争孤儿的知己与两国友好交流的架桥人在中日文化交流百花园笔耕不止,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谱写更多新篇章。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