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人物
留在北大荒的青春
吕 翎 · 时间: 2007-06-12 · 本刊记者 冯建华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数十万转业官兵、城市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满腔热血,先后来到黑龙江的“北大荒”--祖国的东北角,一个广袤荒芜的地方。他们的主要使命,是要在这块闲置肥沃的黑土地上,打造“中国的粮仓”,以解决当时国内所面临的粮食短缺问题。

在这些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走出校门的中学生,他们主要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六个地区,据公开的史料记载,总数达到45万。他们的青春年华,大多献给了这片黑土地的农恳事业。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有过憧憬,有过失落。这群人后来有了一个美丽的称呼:“知青”(知识青年的简称)的这段经历,影响了中国的历史,也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那个时代的“模范”

1968年8月8日,17岁的哈尔滨市女中学生曲雅娟,坐了七、八小时的火车后,到达了离家350多公里的建设农场。与她同来的,共有52名中学生。他们中断学业来到这里,是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接受锻炼。

穿着像军装一样的黄大衣,曲雅娟感到非常神气。“我觉得自己像个战士!”

可是,到达目的地之后,曲雅娟美好的幻想很快被打破了。他们来到的是一家老农场,条件很差。盖着茅草的住房,还要靠几根木棍支撑,睡的是通铺,屋里没有暖气,到了晚上,外面的寒风呼呼地钻进来。

这些从来没有离开父母生活过的年轻人,内心产生了一种难以言状的失落感。于是,男孩子跑到路边偷偷地哭,女孩子则钻进被窝流眼泪。尽管心里不舒服,可第二天,这些前来的“知识青年”还是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当中。

他们初期的工作是兴修水库,主要是抬土、挖土,一天下来,很多人的肩膀都变紫了。

1969年,曲雅娟的命运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当年3月,曲雅娟主动帮另外一个身体条件不好的知青干活,她当时是负责为轧草机续草。那天很冷,手上还带着厚厚的手套。没过多久,机器入口堵住了,曲雅娟就用手往里面推,没曾想到,入口突然松动,把曲雅娟的右手卷了进去。所幸的是,由于有人及时停住了机器,才使得曲雅娟失去的只是一个右手掌。曲雅娟有些后怕地回忆说,到她出事的时候,已有13个“知青”遭遇同样的厄运,有些人甚至失去了整条手臂。

出事后,曲雅娟被紧急送往上级单位卫生所接受治疗。曲雅娟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当勒紧伤口的带子(紧急止血措施)解开时,喷出来的血溅到了棚顶上。可是,未满18岁的曲雅娟此时担心的并不是伤情,而是她的“前途”。

1969年3月19日,手术后的第二天,曲雅娟回到了工作岗位。她没要求调换工种,没有了右手,她把锄头一端顶着腋窝,左手拿着锄头学着干活,没过多久,她的速度就可以赶上正常人了。与此同时,曲雅娟开始用左手练习写字,以致后来上大学的时候,每到考试的时候,她的笔记能成为班里的“抢手货”。

曲雅娟很快被树立为宣传典型,她开始频频去外地做报告,主要内容是“断手之后怎么克服困难参加劳动的”。

196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二十周年庆典。作为知青里少有的几个国庆观礼代表,曲雅娟登上了天安门城楼,看到了毛泽东主席,晚上还住进了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办公地兼住所)。在后来拍摄的纪录电影里,还留有曲雅娟的一个特写镜头。

从首都北京回来后,曲雅娟更忙了,到处做报告,主题是“见到毛主席的幸福心情”。

 

 

荣誉接踵而至。1971年,曲雅娟成为黑龙江省省委委员,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委员。此时,她还不到20岁。

“当时的我可以说红得发紫。” 曲雅娟直言。

不过,对于这种突然其来的荣誉,曲雅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我并没有做出多大贡献,只是断手之后,没掉过眼泪,同样参加劳动。” 曲雅娟认为,她充其量只是“符合了当时的历史宣传需要。”

1972年,中国给被迫中断学业的“知青”重新打开了大学校门。当年,作为首批“工农兵学员”(当时高考制度还没恢复,入学主要采取推荐的方式,主要参考依据是家庭背景和思想状况),曲雅娟来到了黑龙江大学,主修哲学专业,这个专业当时主要是接受像曲雅娟这样的知青干部,所以当时哲学系又被称为“干部系”。

进入大学后,曲雅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烧掉了所有关于自己的宣讲材料。可是,曲雅娟在很多事情上还是身不由己。由于荣誉在身,曲雅娟被吸收为大学领导班子成员,整天忙于开会,上课经常被耽搁。

“说实话,我大学三年根本没学到多少文化知识,现在连孙子的初中课程都辅导不了。” 曲雅娟笑着说。

大学毕业后,曲雅娟回到了原来工作的地方,参与创办了一所农业技术学校,后来还当上了副校长。1978年,27岁的曲雅娟结婚,丈夫也是一名“知青”。次年,有了孩子后,曲雅娟调回哈尔滨市,与丈夫生活在一起。至此,曲雅娟十年的“知青”生涯结束。

1984年,曲雅娟调入哈尔滨金融专科学校,直至2006年退休。退休后,曲雅娟全部精力用在照顾年迈体弱的父母。喜欢运动的她,现在唯一的锻炼就是坚持每天游泳,这也主要是为了让“断手的胳膊不容易萎缩”。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1   2   3   下一页  

相关报道:
· 走近中国的头号粮仓 [2007.06.08]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