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米其林公司,大家都不会陌生。那个无所不在的胖乎乎的“米其林轮胎先生”经常出现在街头的巨幅广告上。自1988年登陆中国之后,这家来自法国的世界上最大的轮胎生产厂商在中国市场上不断发展壮大。现在米其林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布全中国,包括台湾省。那么米其林公司在中国的成功之道是什么?作为一家大型跨国企业,它在中国的外籍高层管理人员对中国社会和商业环境的了解和认识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柯思图先生。
柯思图先生今年53岁,来自帕瓦罗蒂的故乡。他戴着一副黑边眼镜,显得儒雅而谦和。他的意大利语原名是Fausto Casetta。他的中文名字和他的意大利文名字不仅发音相似,而且和他在中国的职业身份相符--思图:为未来做远大规划。他本人也非常喜爱这个名字。他微笑着说:“是我们公司的传播部给我起的名字。当然,我并没有那么野心勃勃,想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是我的份内之事就是为米其林公司在中国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换句话说:我们决不做短期销售,而是要为将来的发展建立一种新的商业运作模式。西方人的名字一般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因此我对有一定意义的名字很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