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宗教文化性质的“墙”
哭墙:斑驳历史下的涤荡
· 时间: 2009-12-15 · 来源:环球时报

犹太人的圣地

有人说,耶路撒冷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全世界的宗教,但却又是这种独有的气质,给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犹太人,带来了无数的苦痛。

早在公元前11世纪,古以色列王大卫就统一了犹太各部落建立了以色列王国,而王国的首都就设在耶路撒冷。他的儿子在锡安山上建造了著名的所罗门神殿,也就是历史上的“第一神殿”,从此这里也成为了犹太教的圣地和政治活动中心。几百年后的公元前586年,古巴比伦人入侵耶路撒冷,一把火烧毁了这座为耶和华而修建的神庙,在这场浩劫中,大约4万多犹太人被俘。半个世纪后,犹太人重归故里在废墟上建造了“第二神殿”。

公元70年,犹太人为了反抗罗马帝国的暴政起义,同年耶路撒冷陷落,作为犹太教圣地的所罗门神殿再次被摧毁,数十万犹太人遭到了屠杀和驱逐,而一直到了拜占庭帝国时期,犹太人才被允许在安息日回到这里礼拜,每当重归故土,面对这段希律王在废墟上建起的城墙,犹太人总会触景生情,泪流不止,这也就让这座西墙又被称作哭墙了。

整座城墙高大约15米,长约52米,通体都是大块石料堆砌而成,由于经过了2000年的风雨,墙面上有很严重的风化痕迹,很多地方甚至长出了野草。墙的前面是一片空旷的广场,要想走进广场,必须要先经过一道安检,而且要戴上一顶帽子才能靠近哭墙,这点倒是跟印度的锡克教有些类似,门口的箱子里准备了很多的纸帽子供游客使用。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