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6日,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侯斌将火炬安置在轮椅的支架上,靠双手攀升将近40米长的绳索。这段艰辛的攀爬挑战着人类的体能极限,展现着人类坚毅的精神,当侯斌最终点燃主火炬时,他的钢铁意志感动所有人,人性之美震撼全世界。
1975年,侯斌出生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小时候就喜欢上了运动。然而,9岁时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带给他的不是快乐,而是灾难——隆隆而过的火车夺走了他的左腿。但侯斌没有丝毫气馁,没有放弃生活,他走上热爱的体育场,从1993年开始接受专业跳高训练。
自1994年远南运动会开始,侯斌在跳高F42级项目中显露锋芒。在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会上,初次参加残奥会的侯斌以1米92的成绩夺冠,并且创造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2000年悉尼残奥会,侯斌成功卫冕。在4年后的雅典残奥会上,侯斌在赛前头部意外受伤的情况下忍着剧痛再夺冠军,连续第三次获得残奥会金牌。
侯斌的出色表现打动了很多人,其中包括国际残奥委会主席菲利普·克雷文。2008年初,国际残奥委会正式启动残奥大使项目。侯斌从克雷文的手中接过聘书,成为全球首位残奥大使。
尽管侯斌因项目调整原因无缘参加本届北京残奥会,但他作为主火炬手的精彩表现仍然不负“钢铁战士”的称号。
图为侯斌在昆明举行的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上拼搏(2007年5月16日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