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冠军龙清泉不到18岁;跳水冠军陈若琳只有15岁;夺得女子体操团体冠军的6名队员中有5名是“90后”……本届北京奥运会上,一批“90后”年轻队员崭露头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截至13日,北京奥运会的舞台上,为中国代表团夺得17枚奥运金牌的31名金牌运动员中,只有5名运动员是70年代后出生的队员,90后多达9人,这大大多于以往,让人不由得惊叹英雄出少年。
体操“五朵金花”:夺冠就像做作业

8月13日,中国队队员邓琳琳、江钰源、何可欣、李珊珊、杨伊琳、程菲(右起)在颁奖仪式上庆祝。当日,在国家体育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以188.900分的成绩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年龄:五名“90后”
成绩: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
在NBA,人们习惯于将1996年选秀进入的艾佛森、科比、雷阿伦等明星称为“黄金一代”,但当中国女子体操队以领先美国队2.375分的优势,没有任何悬念地夺得了中国第一块奥运体操女团冠军时,在幸福的泪水中,中国女子体操队的“2008黄金一代”也将被人们所铭记:江钰源、杨伊琳、何可欣、李珊珊、邓琳琳这五名“90后”的队员,顶住了压力,并且和程菲一起创造了中国女子体操队的历史。
出生于1991年11月的江钰源喜欢音乐,特别是欧美流行音乐,还喜欢网球,是纳达尔和费德勒的球迷。也许正是广泛的爱好,给江钰源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她战胜大赛压力的绝招。
1992年4月份出生的邓琳琳来自于安徽阜阳,在团体比赛之前,没有多少国际大赛经验的她作为一匹“黑马”成为女队第六人最终跻身奥运阵容。谈起当替补队员的心情时,小姑娘表示,“也没有什么样的心情,就比较平静。我上了就把我自己的水平发挥好就行。”那神情好像刚完成了一次家庭作业一样。
杨伊琳、何可欣也有着超好的心理状态,在昨天比赛中也表现抢眼。虽是首次参加奥运,首次夺取金牌,但这些孩子赛后可爱的笑脸,更让观众感受到来自新一代金牌运动员洋溢着的自信与从容,在谈及心理压力时,李珊珊说:“这种比赛紧张肯定有,但我相信我自己。”
|